iCAx开思网

标题: 各位朋友,去除复杂圆角接力赛,请进!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19 12:59
标题: 各位朋友,去除复杂圆角接力赛,请进!
各位朋友,在看过N种去除圆角的方法贴后,在以下的这个图竟然十多种方法都不能去除圆角,效果我已做出来了,看看大家有什么好思路!
下图中去除图中红色的R面
  
接力赛,看看大家去除复杂圆角的方法,有好方法的请在以下列出,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19 13:04
附件
X_T文件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19 13:08
最终效果图
作者: oygq    时间: 2005-7-19 15:31
我觉得还是没有万能的方法,这例中你学多地方的圆角是用曲面做的,而且面的质量不是很好,所以取代和偏移都是不能成功,要想去圆角可是可以做到,但要用面来做。
作者: rakea    时间: 2005-7-19 16:35
做了一下没有成功,想知道楼主的方法!!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19 17:36
oygq wrote:
我觉得还是没有万能的方法,这例中你学多地方的圆角是用曲面做的,而且面的质量不是很好,所以取代和偏移都是不能成功,要想去圆角可是可以做到,但要用面来做。

  
有同感,如果面质量做得好的话.这样的不算复杂,更复杂的圆角也可以搞定.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7-19 18:00
用简化体命令可以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19 19:04
是啊如果面做得好的话!
可以用偏置命令就OK了~
  
第7楼的朋友用简化体好像不可以哦~~~
  
本人的方法比较繁锁,那位大哥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来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7-20 08:37
第7楼的朋友用简化体好像不可以哦~~~  
  本人的方法比较繁锁,那位大哥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来 [/quote]
  
一般是可以的 我也没有试过 如果不行的话 那可能图形太复杂
那可能要用合并命令了 不知道楼主有什么方法 何不说出来共同研究
作者: hua1121    时间: 2005-7-20 08:45
楼主什么方法说出来吗?
作者: ylmno    时间: 2005-7-20 09:11
這種好象用replace 命令吧
  
跟破衣一樣
作者: asn007    时间: 2005-7-20 11:11
这是我做的这位PP
作者: asn007    时间: 2005-7-20 11:16
上面的这幅我是用实体做的。楼主的数据实在不怎么样才会导致这个圆角不好去。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0 23:04
gao bu ding,qi dai
作者: 战神    时间: 2005-7-21 10:33
经分析,面质量是很差的,但是要去除圆角还是可以的,我是用面去的,实体方法难以成功.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1 12:59
战神朋友你好!
  
我的和你的差不多,我用的是编辑自由形式特征里的边界命令~也是用片体做的,请问你是用什么命令做的!多谢!
用实体的确难以完成
请高手出招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1 13:02
asn007这位朋友也做得不错!请问是用什么命令做的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1 13:03
各位请出招,发扬中华CAD技术!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18:22
我也用曲面方法作了一下,ug3.0里有命令比sheet boundary更方便的.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19:29
搞了二天总算弄好了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19:38
20楼的,太夸张了吧,搞两天?保守一点,半个小时就可以把全部圆角搞没了吧.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0:01
搞了一下,20分钟不到一点儿.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0:04
dc920:
   我是用规律延伸和修剪与延伸以及曲面抽取和SEW做的,
不知你用的什么方法做,能不能分享一下。我试了一下楼主说的
边界命令,感觉麻烦一点。另我在PROE中做了一下,思路一样也
是做面,感觉要比NX3中快,copy>extend>merge>solidify就行了(2.0中)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0:06
prt文件,(nx3.0)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0:10
不过PROE中,5分钟就好了。准确说4个小时用NX,一开始思路不对我NX是差了点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0:12
谢谢DC920了,有机会多向你学习
作者: lang2001    时间: 2005-7-21 20:19
你有什么方法吗        ?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0:20
干脆把大圆角也灭了.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1 20:21
dc920 wrote:
prt文件,(nx3.0)

  
你好!我的UG是2.0的打不开你的图!可以请你讲讲思路?可以吗?各位做出来的朋友也可以讲讲思路的力求成为精华贴!^V^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0:23
guojunxi wrote:
dc920:  
     我是用规律延伸和修剪与延伸以及曲面抽取和SEW做的,  
  不知你用的什么方法做,能不能分享一下。我试了一下楼主说的  
  边界命令,感觉麻烦一点。另我在PROE中做了一下,思路一样也  
  是做面,感觉要比NX3中快,copy>extend>merge>solidify就行了(2.0中)

  
方法是一样的.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0:25
x_t文件.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0:30
思路是:1.把所有的面抽取出来.
          2.nx3里有个命令trim and extend延伸片体很方便,
             用它把该延伸的片体都延伸一下.
          3.修剪该剪的面.
          4.缝合.
作者: asd26952801    时间: 2005-7-21 20:35
试一下,看到底有多难!!呵呵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0:45
dc920你好:
   我们两个做法相同,但我的没你做的好,你没用规律延伸,没有小碎面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1:01
当然不用规律延伸,以前,ug18的时候,我也喜欢和楼主一样用sheet boundary,
  
现在nx3里有了更方便的命令,就是trim and extend.
  
表达一个物体要尽可能合理地用最少的面,如果用规律延伸,那会增加很多没必
  
要的小碎面,很不爽的,修改时,最好尊重原始面,不改变它的原有属性.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1:03
dc920:
   刚才我试了一下,面抽取后直接用SEW,因圆角大约为0.8,把公加大为1.5,
也可以,不过形状可能变了一点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1:07
公差为1.0就可以了,SEW命令在公差内也可以自动延伸的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1:08
guojunxi wrote:
dc920:  
     刚才我试了一下,面抽取后直接用SEW,因圆角大约为0.8,把公加大为1.5,  
  也可以,不过形状可能变了一点

  
这个方法不可取,一般公差不要随便变.距离公差0.0254mm已经相当大了,
  
pro-el里的是0.001吧.
  
相反的,有的用ug的人甚至喜欢把距离公差调到0.001mm,角度公差调到0.01,
  
我认为这也没必要,软件运行起来要慢很多,就用缺省的好了.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1 21:15
guojunxi wrote:
公差为1.0就可以了,SEW命令在公差内也可以自动延伸的

  
它不是自动延伸的,而是软件忽略这个缺口糊弄过去了,
  
对后续的操作会有不利影响的.
  
照我的看法,加大公差而求得片体缝合成为实体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假如圆角为R5,你会把公差放大到5?R10呢?..........
  
总之,这种方法行不通的。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1 21:20
dc920:
  我也觉得改公差不好,不过在做模具时有一些转档进来的图,不改公差要
想变为实体是很烦的,再说时间也耗不起啊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1 21:38
哈哈多谢捧场!力求成为精华贴!
作者: hq-415    时间: 2005-7-21 21:42
你們還別說,我前段時間出差在蘇州的一個公司,
我用pro.他們用wk轉檔搞死人啦,媽的.
有時改公差都沒用呀,
有的好了,就那個模具分開來就是:前模是好的,后模是和產品一樣的,
仔細檢查產品也沒有破面,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
還望各位高手指點一二呀-----
作者: hq-415    时间: 2005-7-21 21:45
你們還別說,我前段時間出差在蘇州的一個公司,  
我用pro.他們用wk轉檔搞死人啦,媽的.  
有時改公差都沒用呀,  
有的好了,就那個模具分開來就是:前模是好的,后模是和產品一樣的,  
仔細檢查產品也沒有破面,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  
還望各位高手指點一二呀-----
作者: cam-yp    时间: 2005-7-22 09:33
顶一下...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11:52
真的成为精华贴了!!值得庆贺~~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2 12:37
值得庆贺,不过哪位大侠能给出用简单的实体去除本题圆角的方法就更爽了.
作者: zjycad    时间: 2005-7-22 12:43
用删除R面,太简单了啊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2 12:52
zjycad wrote:
用删除R面,太简单了啊

  
别简单下结论,您试试先.
作者: Menyo    时间: 2005-7-22 12:59
先頂起
再看看
作者: qxwen    时间: 2005-7-22 13:15
ding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13:24
guojunxi wrote:
dc920:  
     我是用规律延伸和修剪与延伸以及曲面抽取和SEW做的,  
  不知你用的什么方法做,能不能分享一下。我试了一下楼主说的  
  边界命令,感觉麻烦一点。另我在PROE中做了一下,思路一样也  
  是做面,感觉要比NX3中快,copy>extend>merge>solidify就行了(2.0中)

  
请问规律延伸可以一次选中全部面边吗??我试过选边连,但延伸出来的片体很乱很差,根本不能用!!那几条小R边的质量很差!延伸出来很乱!
请高手出招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13:27
看了DC920兄的回答!!真的很想装个NX3.0试试!!^_^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14:10
小弟不才~有些不能延伸请小R面我为有用网格做了
作者: handsun    时间: 2005-7-22 15:19
UG 2.0也可以实现trim and extend,不过要升级。3.0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是用面作的,很快,两边的小R只用了十分钟。
  
不过,请教高手,那位对实体建模熟悉?这个问题在使用实体建模修改时有几种方法?请赐教!
作者: koeitool    时间: 2005-7-22 15:50
仔细看看,你的面与面的边界接得不是很好,这时用DELETE FACE不行。我的做法可能与你们不同,不过有时很实用。我的做法是:直接在小R与小R相接的地方用边界的两个端点与边界上的一点所构成的平面砍一刀(SPLIT BODY),再砍砍砍,直至每个实体只包括一个小R,这时就可以DELETE FACE, 再把小实体一个个加起来(UNITE)就可以了。
作者: 蚂蚁的传说    时间: 2005-7-22 15:50
效果做出来了~不过一个命令好象搞不定~
作者: lotoyqh    时间: 2005-7-22 16:38
删除面,延伸面,剪裁,缝合,应该可以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2 16:58
koeitool wrote:
仔细看看,你的面与面的边界接得不是很好,这时用DELETE FACE不行。我的做法可能与你们不同,不过有时很实用。我的做法是:直接在小R与小R相接的地方用边界的两个端点与边界上的一点所构成的平面砍一刀(SPLIT BODY),再砍砍砍,直至每个实体只包括一个小R,这时就可以DELETE FACE, 再把小实体一个个加起来(UNITE)就可以  
  

  
方法可行,但还是比较麻烦的,并且unite以后,会多出很多的碎面.很难去除.
  
所以不太理想.
作者: caihanchen    时间: 2005-7-22 17:14
对,我也赞同楼上的说法。如果有很多断的话,基本上很难进行。
作者: koeitool    时间: 2005-7-22 17:22
dc920 wrote:
   
  
  方法可行,但还是比较麻烦的,并且unite以后,会多出很多的碎面.很难去除.  
  
  所以不太理想.

  
你们前面的方法我知道,不过有时用面做麻烦的时候还是试试我这个方法吧,比较实用的,不会用太多时间。分开后再加起来,拓朴关系没变,所以并不产生你说的碎面,反而在实体相加的时候,由于公差关系,面与面的边界吻合了。如说得不对,请多指教。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2 17:34
koeitool wrote:
   
  
  你们前面的方法我知道,不过有时用面做麻烦的时候还是试试我这个方法吧,比较实用的,不会用太多时间。分开后再加起来,拓朴关系没变,所以并不产生你说的碎面,反而在实体相加的时候,由于公差关系,面与面的边界吻合了。如说得不对,请多指教。

  
"分开后再加起来,拓朴关系没变,所以并不产生你说的碎面"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加过以后的确是多了好多的碎面,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而且这些碎面要去除很困难,可能是在砍了后加起来,有些面产生了细微变化.
  
你用你的方法做一下,发张图片上来给我看一下,显示方式为wireframe,别着色.
只要做一头就可以了,另一头就不用做了.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18:42
总结:
以上的朋友一共主要发现了两种方法:
1.提取片体,删除R面,延伸片体,再裁剪片体,再用SEW
2.上几楼的将实体砍成N块,再单独去除R面!再合并!
还有ASN007用实体的方法,但是不知道ASN007兄的作法如何所以没有写出来,还请ASN007兄讲解画法!
还请各位高手继续出招!!多谢!!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2 19:27
happybf wrote:
   
  
  请问规律延伸可以一次选中全部面边吗??我试过选边连,但延伸出来的片体很乱很差,根本不能用!!那几条小R边的质量很差!延伸出来很乱!  
  请高手出招

  
楼主,在使用规律延伸前先将要延伸的面抽取出来SEW一下就可以选中全部边了
作者: guojunxi    时间: 2005-7-22 19:30
我觉得最好用的方法是用修剪与延伸(TRIM AND EXTEND)了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20:43
guojunxi wrote:
   
  
  楼主,在使用规律延伸前先将要延伸的面抽取出来SEW一下就可以选中全部边了

  
哈哈~~这个当然知道!我的意思是:我选中全部边后再延伸得到的面是片体乱飞,很乱的面,只有不选R面时的面才正常,选中小R面后的延伸面会很乱的!!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20:44
不过都要多谢guojunxi 兄的热心解答!!!
多谢有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2 21:02
koeitool wrote:  
  
   
你们前面的方法我知道,不过有时用面做麻烦的时候还是试试我这个方法吧,比较实用的,不会用太多时间。分开后再加起来,拓朴关系没变,所以并不产生你说的碎面,反而在实体相加的时候,由于公差关系,面与面的边界吻合了。如说得不对,请多指教。  
  
这种方法有个缺陷!就是合并时会有可能出现"不与刀具路径相交"的错误!
或出现烂面!!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5-7-22 21:10
谢谢23楼的兄弟(姐妹),我在proe 中不到三分钟就搞定了
作者: 战神    时间: 2005-7-23 16:32
你们的这些方法,我早就烂熟于心,有什么别的更好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简化实体是最快的,只是算法对面质量要求高了一点.希望以后有改进!
作者: 癩蛤蟆    时间: 2005-7-23 19:04
小弟認為關鍵不在怎樣去除圓角,而是怎樣把做做好,樓主把大家引向了誤區
作者: 战神    时间: 2005-7-23 22:13
上面的兄弟又在说笑,面质量差的情况多多,不会这些搞得定事?你还是早点走人吧!
作者: 癩蛤蟆    时间: 2005-7-23 22:41
啥是“又在說笑”??面的質量差是你做的還是別人做的?
如果是自己做的話,做的時候就得分析而不是到最後採取補救措施
  
這種累活做得多了,所以感慨一下
小弟雖是只小菜鳥,但還沒被難住過
上面的所謂技巧,對小弟認為都是些累活
沒啥技術含量
作者: 0769_2002    时间: 2005-7-23 23:07
首先分割去除参数再删除面应该可以!
作者: 癩蛤蟆    时间: 2005-7-23 23:12
樓上兄弟把大家當傻子了
麻煩動下手再開口
作者: 0769_2002    时间: 2005-7-24 00:10
好吧,试试看
作者: happybf    时间: 2005-7-24 08:33
这是别人的图所以我要改图,所以面质量差我也没办法的!!!除非我重新画过,不过这更麻烦!!
作者: xzl59    时间: 2005-7-24 09:34
UG文件我用PROE打不开,我讲一下我的方法:
切掉圆角部分后再将切下的截面OFFSET回来(或先COPY原圆角的端面再用端面取代切下的截面)
作者: jgmjamy    时间: 2005-7-24 10:47
我没下载来试,经我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当所有命令直接去除R角无效时,一般情况都是在角上R处有问题,解决方法是先把此处R做一方块减掉,其它面就可用替换面替掉。然后用补正和替换来把这一部分补起来。成功率99%
作者: jgmjamy    时间: 2005-7-24 10:56
我对用UG中面做的方法不敢认同,它的功能最大的就是实体,面只会带来更大的公差,只有解决特别的问题时才用面。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4 12:25
jgmjamy wrote:
我没下载来试,经我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当所有命令直接去除R角无效时,一般情况都是在角上R处有问题,解决方法是先把此处R做一方块减掉,其它面就可用替换面替掉。然后用补正和替换来把这一部分补起来。成功率99%

  
有道理,方法可以,但是这样做,补的区域不可避免又出现难去除的碎面.
  
用曲面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情况下的碎面产生,我认为并不会放大公差,
  
肯定在0.0254mm的公差范围内,可以接受。
  
当然,如果模型作的标准的话,最好用实体方法(删除面、替换面、简化等)
  
来去圆角,这是优先考虑的办法,不仅方便,而且无可挑剔。
作者: 癩蛤蟆    时间: 2005-7-24 13:14
jgmjamy wrote:
我对用UG中面做的方法不敢认同,它的功能最大的就是实体,面只会带来更大的公差,只有解决特别的问题时才用面。

沒辦法,用實體搞不定只能用曲面
誰讓開始做的時候面沒做好呢?
  
“面只会带来更大的公差”
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
莫非用曲面做的都會帶來大的公差???
作者: 癩蛤蟆    时间: 2005-7-24 13:17
公差大點不怕,最怕的是基本面沒做好,這才搞死人
基本面做得好的話,方法很多也快,但很多時候是基本面的問題
作者: 战神    时间: 2005-7-24 18:15
用实体用面都是一样的!,公差由软件系统本身承担。不用担心,只要不放公差就没有问题.
作者: jgmjamy    时间: 2005-7-25 20:00
不好意思,我用在主要是改产品和拆公及分模方面。有时客户给的产品经转换后面就会有一定问题。角的交线上常会有间隙,如果用面来做到最后还是有。所以用实体让前端产生一个和原始面有个交线同样的面,这样后面的倒角和沿伸上没有问题。
还有前面有位朋友说用减R角然后用实体补有淬面,其实不是,如果面是好的,没有我前面讲的本来就有间隙。只要多替换一次就行了。如果对这个命令熟我想一定没问题。
作者: 岁月如茶    时间: 2005-7-25 20:27
学习中.......顶下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7-25 20:43
jgmjamy wrote:
  还有前面有位朋友说用减R角然后用实体补有碎面,其实不是,如果面是好的,没有我前面讲的本来就有间隙。只要多替换一次就行了。如果对这个命令熟我想一定没问题。
  
......
  

  
说得有道理,我也认为本题用减R角然后用实体补有碎面的问题在于模型本身质量不好(如面之间相切没做好或面之间有间隙等等),假设本题模型质量没问题,那我相信unit后也不会有"难去除"的碎面,但如果假设成立,就可以直接用替换面一步到位了,也没必要减R角然后用实体补.
  
正是由于本题模型质量有问题,我们才不得已用采用曲面方法,减R角然后用实体补的办法.相比之下,还是曲面方法做的模型较简洁一些.
作者: xiao_p78    时间: 2005-9-22 21:08

作者: lrqliulrq    时间: 2006-2-28 14:33
DING
作者: loadownd    时间: 2006-3-7 11:48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作者: sxhuhaibin    时间: 2006-3-7 20:31
good
作者: 强强    时间: 2006-3-7 21:35
好贴.......就是图片看不到了...感谢DC920兄热心讲解....
作者: ycitchief    时间: 2006-3-12 11:04
可以使用偏置面的方法来完成!
作者: zql    时间: 2007-4-30 11:35
看不了
作者: wwyyss07    时间: 2007-5-14 21:22
好好学习题集
作者: BJWUYU007    时间: 2007-7-23 16:55
看看再说
作者: batigoal111    时间: 2007-10-15 13:04
ding
作者: feiyue6    时间: 2007-10-15 13:32
为什么看不到呢
作者: shenfu    时间: 2007-11-12 16:56
非常感谢楼主!!
作者: 交流经验    时间: 2007-12-17 17:36
好好学习题集
作者: 歲月無聲    时间: 2008-2-25 11:46
实在太可惜看不图
不然我也可以做做看.应该有好的方法的.人多力量大嘛.
希望版主可以传一个没有去R角的文件上来.在让我做做.
看到朋友这样细心的讲解.深有感触.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