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Moldflow做液晶顯示器前框氣輔分析翹曲30多MM [打印本页]

作者: yuwenfan    时间: 2005-5-30 07:57
标题: Moldflow做液晶顯示器前框氣輔分析翹曲30多MM
      前几天我用Moldflow做液晶顯示器前框的氣輔分析翹曲30多MM﹐而不使用氣輔的翹曲反而只有1個多MM(附檔為我的分析報告)﹐我嘗試了更改各種成型條件﹐也更改了材料﹐但是翹曲量始終是那么大﹐是軟體的預測不准確﹐還是其它什么原因﹐有哪位同仁還做過類似的氣輔成型的翹曲分析﹐可以一起進來討論。
作者: Ian_cheng    时间: 2005-5-30 10:10
附件就不看了﹐我做過的所有大的平板件都有類似情況﹐最大翹曲為40mm。問過MOLDFLOW的工程師﹐至今沒有回復。我覺得這肯定是軟件自身的問題﹐也就是說﹐氣輔分析的翹曲值不作參考。
作者: kelvin    时间: 2005-5-30 18:05
  翹曲问题模拟问题会很多。
  
  我曾经做个一个案例。用4.1和5.0结果完全相反,用5.0的fusion 和3D结果也完全相反!
作者: superdong    时间: 2005-5-30 19:47
好像有点难度
作者: yuwenfan    时间: 2005-6-7 16:26
附檔為分析的結果比較﹐有誰可以解釋一下MPI在氣輔分析中﹐預測翹曲變形非常不准的原因﹗有哪位同仁還做過氣輔的翹曲分析﹐其分析結果與實際值對比﹐有何差異。
附檔"1"為分析說明﹐"2"為聚合物的表層厚度分布﹐"3"為體積收縮率分布﹐"4"為翹曲變形量比較﹐"5"几種不同方案的分析結果比較。
作者: yuwenfan    时间: 2005-6-7 16:31
附檔2為聚合物的表層厚度分布。
作者: yuwenfan    时间: 2005-6-7 19:33
附檔3為體積收縮率分布比較
作者: yuwenfan    时间: 2005-6-7 19:48
附檔4為翹曲變形的比較
作者: yuwenfan    时间: 2005-6-7 20:00
附檔5為分析結果比較表
作者: GUANGDE    时间: 2011-1-23 12:23
godgogggoodgoodgoodgood
作者: poledouris2001    时间: 2011-1-25 15:40
学习中~~~~~~~~~~~
作者: poledouris2001    时间: 2011-1-25 15:45
学习一下~~~~~·
作者: poledouris2001    时间: 2011-1-25 15:52
附檔3為體積收縮率分布比較
作者: lixiangyu12344    时间: 2011-8-28 09:41
哈哈!我也是认为Moldflow 在翘曲分析方面有问题。
作者: xudong_eng2    时间: 2014-6-19 08:52
支持,好像有点难度
作者: xudong_eng2    时间: 2014-6-19 17:00
dinggggggggggggggg
作者: xudong_eng2    时间: 2014-6-19 17:00
very goo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xudong_eng2    时间: 2014-6-19 17:01
very goo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阮树浩    时间: 2014-6-22 16:44
是否有进行现场和模流分析的结果比对。

有产品part档传一份给各位同仁学习研究下
作者: juanzhi_happy    时间: 2016-2-9 18:32
dddddddddd

作者: wss65128    时间: 2020-11-4 20:31
9879877/97987979977
作者: wss65128    时间: 2020-12-14 22:53
SEAEAADDGDDSASDSDGSSDS
作者: wss65128    时间: 2020-12-14 22:55
SAFEFSASFDASDSADDGSAADGS
作者: wss65128    时间: 2020-12-14 22:57
2200..0.0.0.0.0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