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转贴一些小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sun34    时间: 2005-3-15 21:49
标题: 转贴一些小知识
切削用量的概念:  
A、切削速度  
v----主运动的线速度,它跟直径和转速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 π D n /1000(米/分)  
B、走刀量  
S----走刀运动的大小。即工件每转刀具移动的距离,单位为毫米/转;铣削为毫米/转或毫米/分。  
C、吃刀深度  
t ---- 工件的待加工面与已加工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  
切削用量的选择: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L/ns ×  
i= π ×  
D× L/1000vs× i  
式中:L — 刀具行程长度(毫米);  
D — 车削时的工件外径,铣削时的铣刀直径,钻削时的钻头直径(毫米);  
n — 机床主轴转速(转/分);  
i — 走刀次数,它取决于吃刀深度;  
v — 切削速度(米/分);  
s — 走刀量(毫米/转)。  
由上式可知,要提高生产率,缩短基本时间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切削速度v,增大走刀量s,减少走刀次数i(增大吃刀深度t)及缩短刀具行程长度。  
2、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中的  
v、s、t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互相制约的联系。在保持一定的刀具耐用度的情况下,增大其中一个,势必会影响或减小其余两个。而三者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V影响最大,其次是s,影响最小的是t。如果片面的为了追求缩短基本时间,盲目地提高切削速度v,刀具磨损就会加剧,刀具耐用度下降。通常,首先选择大的吃刀深度t (减少走刀次数),其次再尽量选取大的走刀量s,最后确定切削速度v。  
⑴ 吃刀深度t 的选择: 原则上尽可能的选大些,可减少走刀次数。但不能太大,否则会由于切削力过大而造成“闷车”或崩刃现象。一般来说:  
① 车床精车留余量为  
0.05 ~ 0.8毫米,半精加工为1 ~3 毫米。  
② 其余的余量尽量一次切削掉,不能一次切削掉时,也尽可能的第一刀吃深一些。  
③ 当切削刃承受较大的冲击时,应减少吃刀深度t,以降低切削力。  
⑵ 走刀量  
s的选择: 吃刀深度选定后,走刀量就应当尽量选大些。一般来说:粗加工时,限制走刀量的是切削力,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限制走刀量的是表面粗糙度。  
⑶ 切削速度  
v的选择: 当  
t与s选定后,在这个基础上尽量选取较大的切削速度。最合理的切削速度,应当是既能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又能充分发挥机床的效能(充分利用机床的功率),保证预定的加工质量。切削速度太高或太低,都会降低生产效率。  
v/s/t还与刀具材料有关:(YT15外圆车刀,v=200 ~ 400、t=1.8 ~ 2.5、s=0.4mm/r)  
铣刀也应注意每转走刀量和每齿走刀量
作者: 机器人熊猫    时间: 2005-3-16 00:29
顶!
作者: 178767052    时间: 2005-3-16 12:07
谢谢你啊
作者: zhangyongzhi    时间: 2005-3-16 23:27
走刀量如用每齿进给可能会更好
Fz(每齿进给量)
进给F=Fz*Z*N
Z(刀齿数)
N(转数)
  
Q(材料去除率,每分钟去除的材料体积)
Q=F*Rd*Ap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