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国产手机的支持! [打印本页]

作者: huahuang88    时间: 2005-1-31 13:30
标题: 国产手机的支持!

    从97的诺基亚至今的波导,我前前后后差不多换了十几个手机, 五六个品牌。 用了这么久感觉国产手机就是后劲不够(这绝对不是崇洋)不然我现在还是用波导同TCL。大家都有感悟吧!
     所以,我想:究竟是国内的技术比不上人家?还是传言中说的国产企业节约成本呢?
     难导13亿同胞就没有一个在手机开发与设计上比他们差吗?
     或者, 在13亿同胞的支持下,咱们国产的手机生产厂,真的做不出来让咱们可以理直气壮支持的手机吗????
作者: luyun    时间: 2005-1-31 17:14
差距在于细节!
在于品质!
在于成本!
人家NOKIA的机器为啥降价得那么慢?
作者: luyun    时间: 2005-1-31 17:18
说到TCL,俺有三个同事买了,外型是没得说的,俺同事买它们就是冲着它们的外型,可用不到半年,电话回音,外壳掉漆,天线松动。。。。。一大堆的问题,要找人家维修还得排队排上一个半月。。。。
不晕不行!
作者: Fox_601258    时间: 2005-1-31 17:57
国产手机是差得不行~~
作者: elkalub    时间: 2005-2-3 09:02
最近一直在看有关汽车工业的降价问题.  
结果发现一个学者一语中的: 商家降价永远是降的成本, 而不是利润.  
虽然此话有失偏颇, 但不无道理.
  
本人作为一些手机零部件的供应商感觉不是滋味. 感觉现在大家能省则省, 不是吗?
  
消费者不是呆X. 被蒙了一回就没有下次了.
  
国产手机应该支持, 但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又怎么想呢?
作者: huahuang88    时间: 2005-2-3 13:36
谢谢大家啦!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5-3-2 09:39
關鍵技術現在還不行,主要還掌握在外國人手里,再加上國產手機的售后服務問題,你去買手機的時候,人家熱情推薦,可當你手機壞了拿去保修的時候,就換了一副態度,恨不得叫你別修,再買一部,而且基本沒有長遠目標,能賺一筆是一筆,就像小商販一樣,這樣是作不大的,而且沒人會上2次黨的,即使有非常的支持國產手機的心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5-3-2 09:53
國產手機的長期穩定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剛買的時候很好,可是用久了,外觀,功能的問題有開始出來了,大家可以從周圍的朋友中了解到這些抱怨,如果國產手機真的把這個可靠性作好了,加上價格優勢,賣點還是不錯的,單靠一味的降價只會使手機利潤越來越小,錢賺的不多,整天就是客戶抱怨,把名聲搞砸了還不算,還影響的自己其他品牌的銷售,還不如乾脆放棄手機領域;Nokia為什麼什麼好,我想跟他只專注手機有關,而不是利用Nokia這個牌子去進軍其他領域,這是大家應該參考的
作者: totootoootoooo    时间: 2005-3-2 11:22
成本确实是个大问题,为什么我们成本下不来?因为技术不行!做手机的却不大懂手机。还有就是检测标准不严格,国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督。比如说翻折测试,都知道转轴可以翻折10W次以上,可是信息产业部只要求翻折5W次,所以也就难怪半年会坏掉,从标准上就有问题了。。没有说大家努力一把,正确越做越好的劲头
作者: swinner    时间: 2005-3-2 23:06
我想应该是没真正过了所有的测试,  做这行的都知道要想所有都过, 不是件易事, 我们这是做nokia的手机的, 就知既使一台简单的直板机,都是要好多人费好多劲差不多一年才全pass, 我们这有不能pass的, 那决不可以出货,  
  
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  
  
但你可知道nokia 从其厂商进的一套至少要70几元(最简单的机了).
  
  
作者: essential    时间: 2005-3-4 20:59
swinner wrote:
我想应该是没真正过了所有的测试,  做这行的都知道要想所有都过, 不是件易事, 我们这是做nokia的手机的, 就知既使一台简单的直板机,都是要好多人费好多劲差不多一年才全pass, 我们这有不能pass的, 那决不可以出货,   
  
  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   
  
  但你可知道nokia 从其厂商进的一套至少要70几元(最简单的机了).  
  
     

  
不知你在给自己做广告还是给Nokia做广告?简单说,目前环境,Nokia一款直板机三大件,而且底壳及电池往往不用喷油,主机面壳喷油,就算加一个IMD用3M胶水贴,也用不了70啊。更何况Nokia的战略是成品领先,连65K色的机也是去年才推出。Nokia基本在耐普罗或贝尔罗斯、富士康做,你是哪家啊?
作者: music    时间: 2005-3-4 21:40
swinner wrote:
我想应该是没真正过了所有的测试,  做这行的都知道要想所有都过, 不是件易事, 我们这是做nokia的手机的, 就知既使一台简单的直板机,都是要好多人费好多劲差不多一年才全pass, 我们这有不能pass的, 那决不可以出货,   
  
  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   
  
  但你可知道nokia 从其厂商进的一套至少要70几元(最简单的机了).  
  
你这话我不同意,
  
我们做的也有很多实验哪
我们公司有价值不菲的实验室,
可以做各种实验,
  
  
     

作者: heystupid    时间: 2005-3-7 14:07
国产手机尽管还需要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很支持的
作者: 狙击手3    时间: 2005-3-7 15:54
咱们好歹也是业内人士,当然知道国产手机不行的原因。
  
1.没有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LCD是最贵的,国内没人做,国外的厂家订单做不完,而且暴贵。
塑胶材料用台湾的,韩国的和GE的较多,又是一大笔。
手机底层协议,国外的方案,芯片进口的,自己做不了。
  
实际上国内的手机厂,只有销售环节又优势,赚点小钱。
  
2.国内质量差
国内的厂都比较小,资历浅,资金不够。举个例子,可靠性测试如果一次测试100台手机,成本就是20万元。测试声,光,电的设备大多数公司都不全,建这样的实验室很花钱的。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的厂家做不到,所以质量不好。
  
国产手机,就是坏了,给你换新的,那也比一直自己测试不过,生产不出来好,没钱就别提质量了。一分钱一分货,自己去掂量
作者: allenyang    时间: 2005-3-7 17:27
swinner wrote:
我想应该是没真正过了所有的测试,  做这行的都知道要想所有都过, 不是件易事, 我们这是做nokia的手机的, 就知既使一台简单的直板机,都是要好多人费好多劲差不多一年才全pass, 我们这有不能pass的, 那决不可以出货,   
  
  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   
  
  但你可知道nokia 从其厂商进的一套至少要70几元(最简单的机了).  
  
     

不能否认,nokia做的是好!但我认为你上面所说的“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是没有根据的,你对国产手机制造商很不了解呀。我是做国产手机的,我们的产品也是经过反复测试的,这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环境测试、机械测试、模拟用户测试等等一系列测试,当然从样机制作、试产(2—3次)到量产过程都不能少,出货也要经过一系列的检验才可以出的呀!
作者: swinner    时间: 2005-3-7 20:26
allenyang wrote:
   
  不能否认,nokia做的是好!但我认为你上面所说的“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是没有根据的,你对国产手机制造商很不了解呀。我是做国产手机的,我们的产品也是经过反复测试的,这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环境测试、机械测试、模拟用户测试等等一系列测试,当然从样机制作、试产(2—3次)到量产过程都不能少,出货也要经过一系列的检验才可以出的呀!

  
当然也有好的, 这是我们骄傲, 如几年前的几家手机厂的也还可以, 但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越做越差, 差得没人敢买了, 如我们同事买的p公司折叠手机, 刚过一年就没显示了,拿去修理, fpc 断了, 要200元钱一个月, 因fpc 不是标准件, 虽联系厂家才可能有配件,  我同事气得当场把手机摔了,   
  
按他分析他一天平均接听电话一个, 就算总共折叠10次(当然没), 这台手机共没折叠4000次就坏了,  你说这样的机也敢出货,
作者: Cycoloy    时间: 2005-3-8 05:46
Swinner, essential  
你们好像对NOKIA了解很多。能不能知道你大概的工作背景。
是耐普罗或贝尔罗斯、富士康的工程人员吗?
  
essential :
Swinner说的基本属实。
”就算加一个IMD用3M胶水贴“, 这句话不知该如何理解。既然是IMD,当然是不用胶水的。一个IMD LENS 要10多块钱。
作者: elkalub    时间: 2005-3-8 16:46
工作了快十年了, 一直做进口产品的技术销售.  
原来我非常羡慕合资或独资公司的, 但是最近四五年内, 我越来越知道我们真正的技术方面的人才还是在国有企业. 那些所谓的外企人员就在外语方面有优势.
  
上周出差去了个某行业的国内最高手那里, 他们最近搞到张三菱的图纸, 图纸上画了个产品说要求他们用. 可是我们的工程师不知到用这产品是干什么的?用了能起到什么作用? 怎么能测试出用和不用的区别在哪?
  
楼,楼,楼...上的一位老兄说他们的测试设备很全. 试问, 你知道你测试些了什么了吗?
  
手机行业, 如果一个工程师拿到一张Nokia, Moto的图纸能说得出其中每个产品用是为什么? 怎么来测试? 哪怕他只知道其中的50%, 我可以说你在中国可以独步江湖了.
作者: elkalub    时间: 2005-3-8 16:56
上周, 我还去了个军工企业, 饭桌间我问厂长你们和Molex, FCI, AMP的差距有多大.  
他说, 很大, 非常大, 大得不知道有多远.
我又问, 你们和Foxconn的差距有多远.
他说, Foxconn技术水平比我们差, 其他的我们和他们没法比.
  
席间, 我们的很多谈话都使我想起几年前在一个德国公司工作的经历. 我们的经理经常训导我们, 我们要你们干嘛? 就是创新. 如果要我要你们只是把国外的零部件组装一下就买, 街上的傻子都可以.
  
所以, 手机行业, 很多人还是干一些傻子干的活.
作者: essential    时间: 2005-3-8 17:10
Cycoloy wrote:
Swinner, essential   
  你们好像对NOKIA了解很多。能不能知道你大概的工作背景。  
  是耐普罗或贝尔罗斯、富士康的工程人员吗?  
  
  essential :  
  Swinner说的基本属实。  
  ”就算加一个IMD用3M胶水贴“, 这句话不知该如何理解。既然是IMD,当然是不用胶水的。一个IMD LENS 要10多块钱。

  
Nokia的“随心换”外壳本身就是一块IMD Lens贴到塑胶壳上,那你说要不要胶水呢?IMD Lens要10多块有可能,哪其它还有几个壳?加起来还要多少钱呢?
作者: swinner    时间: 2005-3-8 20:09
上楼, 通常不是贴的吧, 买台看看, 贴得手机工艺也太马虎了点.
作者: swinner    时间: 2005-3-8 20:35
elkalub wrote:
上周, 我还去了个军工企业, 饭桌间我问厂长你们和Molex, FCI, AMP的差距有多大.   
  他说, 很大, 非常大, 大得不知道有多远.  
  我又问, 你们和Foxconn的差距有多远.  
  他说, Foxconn技术水平比我们差, 其他的我们和他们没法比.  
  
  席间, 我们的很多谈话都使我想起几年前在一个德国公司工作的经历. 我们的经理经常训导我们, 我们要你们干嘛? 就是创新. 如果要我要你们只是把国外的零部件组装一下就买, 街上的傻子都可以.  
  
  所以, 手机行业, 很多人还是干一些傻子干的活.

  
非常赞同上面的二点,
  
1. foxconn 还不高科技公司, 相信其软件能力应还及华为,中兴等, 电子能力也没核心枝术, 当然应不及军工厂搞导弹这类高科技,  它仅优势我想在其模具能力(有"广东模具黄埔军校",  呵呵, ),   
  
2, 手机行业, 很多人实际就是描图员,  甚至抄别人的还没了解用意,结果.....不说了....我在前一公司是也有做国产c公司的手机, 招人时我常问应试者,你设计一台手机要多长时间? 大部分人都是说二周,  有说一周的,  我总觉得这是有问题的,  因为仅绘图就差不多这个时间,  我也是较早的使用pro/e那批, 应描图水平大家都差不多.
作者: essential    时间: 2005-3-8 21:32
swinner wrote:
上楼, 通常不是贴的吧, 买台看看, 贴得手机工艺也太马虎了点.

  
难道你想说是超声波的?还是怎么热熔的?建议联系3M了解一下它们的产品(好像是2615胶水吧)及工艺支持。如果说这还叫工艺马虎,那大家回去耕田罢了。
作者: archer    时间: 2005-3-9 09:46
swinner wrote:
我想应该是没真正过了所有的测试,  做这行的都知道要想所有都过, 不是件易事, 我们这是做nokia的手机的, 就知既使一台简单的直板机,都是要好多人费好多劲差不多一年才全pass, 我们这有不能pass的, 那决不可以出货,   
  
  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   
  
  但你可知道nokia 从其厂商进的一套至少要70几元(最简单的机了).  
  
     

  
swinner应该是模厂的人员了.而且是只为nokia等国外大户开模的模厂人员.并不了解国内手机制造商的制作过程.你所谓的胶壳一合就可以卖了,那是国内的一些手机二线机壳制作商干的事情,也就是那些路边手机二手店干的事情.
其实国内的手机制造商(我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商:有自己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国外的差距主要是差在细节上(研发过程的细节/生产过程的细节/质量控制的细节/售后服务的细节),核心技术的差距我们就不说了,技术是可以慢慢积累的.国内的公司由于技术储备的薄弱,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投资回收的迫切导致在细节上逐渐的放宽,往往是在研发初期要求甚高,随着研发的深入或国外公司的制约(关键部品往往是国外的供应商,他们的制约是致命的)以及上市需要的迫切,导致一些测试的标准逐渐的降低.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国内的加工制造业的水平真的是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我们国家的致命伤.这是亟待提高的,但很可惜,我们看不得国家对此有任何的投入,而任凭外资的企业来赚我们的黑心钱.看看珠三角地区模厂吧,基础工业设备几乎都是国外的,凡是模具做的好的几乎都是外资厂家.
  我们软件做不好可以抄人家的,造型做不好可以模仿,但工业技术水平是模仿不来的,只有扎扎实实的积累和投入才能有提高,这是来不得半点抄袭和模仿的.
作者: sunyang    时间: 2005-3-17 21:09
swinner wrote:
我想应该是没真正过了所有的测试,  做这行的都知道要想所有都过, 不是件易事, 我们这是做nokia的手机的, 就知既使一台简单的直板机,都是要好多人费好多劲差不多一年才全pass, 我们这有不能pass的, 那决不可以出货,   
  
  我想国产手机应是为了旱出货旱赚钱的目的, 模一开完,  就把胶彀一合, 这就是台可以卖的机了, 赚了再说, 更有些到一些不模厂买些水口料胶装机, 这样机械设计这块也可省了, 一套手机彀一两元搞定,   
  
  但你可知道nokia 从其厂商进的一套至少要70几元(最简单的机了).  
  
     

  
深有同感,元月我们公司给国内一品牌手机开了一手机模,天天邮件叫喊要在五一上市,手我们给赶死了.
作者: huahuang88    时间: 2005-3-26 14:53
们好歹也是业内人士,当然知道国产手机不行的原因。  
  
1.没有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LCD是最贵的,国内没人做,国外的厂家订单做不完,而且暴贵。  
塑胶材料用台湾的,韩国的和GE的较多,又是一大笔。  
手机底层协议,国外的方案,芯片进口的,自己做不了。  
  
实际上国内的手机厂,只有销售环节又优势,赚点小钱。  
  
2.国内质量差  
国内的厂都比较小,资历浅,资金不够。举个例子,可靠性测试如果一次测试100台手机,成本就是20万元。测试声,光,电的设备大多数公司都不全,建这样的实验室很花钱的。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的厂家做不到,所以质量不好。  
  
国产手机,就是坏了,给你换新的,那也比一直自己测试不过,生产不出来好,没钱就别提质量了。一分钱一分货,自己去掂量
  
14楼:
  讲得太好啦Q!!
   感谢大家啦!!!!
作者: levi_lee170    时间: 2005-4-13 10:49
希望中國手機能揚威世界!!加油囉!!有需要幫忙大家相挺阿!
作者: astron    时间: 2005-5-28 12:46
我靠,諾基亞的手機很好嗎?去死吧。
垃圾貨色,我看都不想看。
  雖然說國產手機目前還沒絕對優勢,比起國外手機來說各有其優點。
作者: wukang    时间: 2005-5-29 02:19
目前来说,技术应该已经不是瓶颈,许多国外大品牌的手机其实根本就是出自国内的设计公司和生产厂商,主要的问题是国内厂商的品质意识,只注重体积,外观什么的,而怱略了产品本身最重要的品质,从而导致品牌效应下降,直至让消费者完全失去信心。
  
纯粹管理者急功近利心态造成。鄙视之........
作者: levi_lee170    时间: 2005-5-30 09:18
Ding
作者: zhao0000li    时间: 2005-6-19 20:54
ding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