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垒球表面阵列的教程 [打印本页]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6:43
标题: 垒球表面阵列的教程
原帖子在这里: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3D1&page=1#pid=好些新同学都希望有个教程,而这样的东东,高手们已经不屑于去做教程了(太简单......)。我在这里做个简单的教程,请大家指正。
  
作得不错
加1分鼓励一下
------------BY WJSY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6:43
1 先做一个直径50的球面(或球),再任意做一个拉伸曲面。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6:51
2 做曲线:
曲线-Intr.Surfs(曲面求交)-Done-Whole---点选拉伸曲面---Whole--点选球面。OK。 (下图中的黄色线条)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6:59
3. 做基准点。
  插入点-->Offset Csys(偏距坐标系)-->切换到模型树中,点选系统建立的第一个坐标系--->Cartesian(笛卡尔)-->EnterPoint(输入点)--->输入0,回车,输入0,回车,输入0,回车,按ESC--->Done(完成)。  OK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7:06
4.隐藏曲面
  
视图-->层--选中对话框里的“06--Prt--All--Surfs",点一下方的那个带个红杠的图标--->关闭。 看一下结果,曲面全不见了吧。好,点右下方的三张纸叠起来那个图标,建一个新层。选中刚建的新层,点右下方的加号,现在是为新建图层选取内容,我们把刚建的拉伸曲面选上就OK了。然后隐藏新建的这个图层就行了。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7:09
5 做基准点
插入点-->OnCurve(曲线)-->Length Ratio(长度比例)-->点选前面生成的曲线--->输入0,回车。OK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7:11
6.做基准轴
插入轴-->Two Pnt/Vtx(二个点/顶点)-->点选前2步生成的2个基准点。OK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7:18
7.最好是再做一个基准轴,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就再做一个轴。
  
插入点-->Tan Curve(曲线相切)--->点选曲线,再选第二个基准点(PNT1)。OK
作者: xxn    时间: 2004-12-13 17:32
hao好样的!支持!
在WF求交线的命令在哪里啊?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7:40
7.做曲线
先打开曲面显示。插入曲线--&gtrojected(投影)-->草绘-->Done-->Make Datum(产生基准)-->"穿过"第2个轴”法向“第1个轴Done-->Okay-->Okay-->右-->Make Datum(产生基准)-->"穿过"第1个轴”穿过“第2个轴Done-->进入草绘环境,注意:用查询选取选第二个基准点(PNT1)做草绘参照。绘图如下:
  
(草绘基准面,法向第一轴、穿过第二轴,或法向第一轴、穿过PNT1做都可以,但在某些时候,只能用穿过PNT1法向第一轴才能成功,不知为何.......)
作者: dogcao    时间: 2004-12-13 17:52
go on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7:59
xxn wrote:
hao好样的!支持!  
  在WF求交线的命令在哪里啊?

  
我这里的是2001,WF没装,记不清在哪了。
  
7-2.绘完草图,选要将草图投影到哪个曲面上,这里选球面--->Norm to Sket(垂直于草绘)。OK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8:05
呵呵,谢谢版主,偶可是极PF你哦。正在努力向你学习中你去做复杂点的东西的教程,这种简单的就让我们来做好了。
  
8.做局部组。
Group(组)-->Local GrouP(局部组)-->输入组名:A-->选取前面做的第二个基准点和做的2个基准轴及第7步做的曲线。OK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9:09
9.阵列
  
在模型树中选中刚才建的组-->右键,阵列--->选”0 rel",输入增量1/45,阵列数45。 OK
  
(如果参照都选对了,那么阵列数是任意的,1/45是原帖子里楼主的取数。我们可以直接用1/90,阵列数90来做)
作者: 逍遥    时间: 2004-12-13 19:13
没事顶下
作者: gwha1    时间: 2004-12-13 19:25
做的好,顶!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3 19:26
能阵列的关键,是基准的选取。大家如果做完了,发现不能阵列,或只能阵列一部份,不能阵列到整条曲线上,应该去检查一下草绘的基准是怎么选的、尺寸标注是不是对了。
  
(Part我就不再上了,大家看原帖子里楼主的Part就可以了)
作者: 逍遥    时间: 2004-12-13 21:22
厉害呀楼主抽时间出个排球教程呀,我想斑竹会加分的哦
作者: setup    时间: 2004-12-13 21:51
顶顶学习中!
作者: kfwkhh8    时间: 2004-12-13 23:01
步骤很详细,做得不错,楼主辛苦了
作者: BIG熊    时间: 2004-12-14 08:04
顶一下
作者: ljw_whj    时间: 2004-12-14 15:17
袖珍天使 wrote:
9.阵列  
  
  在模型树中选中刚才建的组-->右键,阵列--->选”0 rel",输入增量1/45,阵列数45。 OK

  
首先先说声谢谢,其次,你的教程是不是有些问题呀?我和同事做了老半天,改了老半天,就是阵列不出来,希望你再看看你的教程!!
作者: x1m004    时间: 2004-12-14 16:33
真是好东东,楼主真厉害!!!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4 17:39
ljw_whj wrote:
   
  
  首先先说声谢谢,其次,你的教程是不是有些问题呀?我和同事做了老半天,改了老半天,就是阵列不出来,希望你再看看你的教程!!

  
再看看你的V形曲线的绘图平面、垂直参考面、草绘基准、尺寸标注是怎么选的。这个能阵列成功的关键就在这几个因素上。
我再上一个Part吧。如果你们再做不成功,请上你们的Part给我看看(我的是2001,没装WF,请注意转一下)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4 18:03
这个Part的模型树,我已经把V形曲线的绘图平面、垂直参考面做成独立的基准平面了,大家可以看看。理解了后就不用做那么多的基准轴、基准平面了,它们都可以合并到特征里面去,成为内部基准。
作者: ganxuesong    时间: 2004-12-15 00:24
袖珍天使 wrote:
9.阵列  
  
  在模型树中选中刚才建的组-->右键,阵列--->选”0 rel",输入增量1/45,阵列数45。 OK

  
楼主的part为什么不增量1/90 阵列数90呢? 偶试了一下! 最大阵列数是48 大于48的就不行了  高手请来解释一下!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5 08:09
ganxuesong wrote:
   
   
  楼主的part为什么不增量1/90 阵列数90呢? 偶试了一下! 最大阵列数是48 大于48的就不行了  高手请来解释一下!

  
原教程是按原帖子里楼主的Part做的,所以用的是1/45,实际上用1/90是可以的,我第24楼上的Part就是1/90的。只能阵列20个或40个或48个等等,还是参照没对,你可以试试,当你不阵列时,直接把PNT1的值改成其它数,会看到在0~1的区间里,V形曲线的形状有变化(因参照在某些位置上变了,所以其形状也变了)。只有不论怎么改,V形线的形状都不变才能阵列出来。
作者: ljw_whj    时间: 2004-12-15 08:25
袖珍天使 wrote:
   
  
  再看看你的V形曲线的绘图平面、垂直参考面、草绘基准、尺寸标注是怎么选的。这个能阵列成功的关键就在这几个因素上。  
  我再上一个Part吧。如果你们再做不成功,请上你们的Part给我看看(我的是2001,没装WF,请注意转一下)

  
"特征中止:不能重新创建内部基准。"这是错误提示!!
还有prt,袖珍天使兄看看,错误到底出在那???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5 10:00
ljw_whj wrote:
   
  
  "特征中止:不能重新创建内部基准。"这是错误提示!!  
  还有prt,袖珍天使兄看看,错误到底出在那???

  
你Part里的第二个基准轴没做对。应选先前做出来的曲线(整条)、PNT1,而你选的点是曲线的端点,这是不对的,端点不会动,而PNT1会随着它的取值在曲线上动。
  
另外,草绘基准面要用过第二轴、法向第一轴来做(但在你这个part里,要用过PNT1、法向第一轴做才成功,不知为何,原理上讲,这两种做法是一样的参照 啊)。草绘时的草绘参照,选PNT1就可以了,不用多选。
  
下面part是我去掉你原来的第二轴,重新做的第二轴及V线,可以随便阵列。请看看。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5 10:04
还有,不知道你那里做过什么设置,你的part我打开后,缩放、移动、旋转时,会像下面这个样子。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这样可不爽哦
作者: ljw_whj    时间: 2004-12-15 10:35
袖珍天使 wrote:
还有,不知道你那里做过什么设置,你的part我打开后,缩放、移动、旋转时,会像下面这个样子。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这样可不爽哦

  
我的2001没有设置过,也没有你说的那种情况,是不是你的2001设置了什么
还有,我的错误到底在哪里,能告诉我吗?是不是那地方的参照选错了,真的很想做成这个垒球!!
作者: iuggw    时间: 2004-12-15 10:41
这个教程没什么问题,起初我在选front面的时候选用过轴二,可就是不能阵列,后来改为过pnt1就能阵列出来了!
谢谢楼主每一步的详细述说!!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5 10:59
ljw_whj wrote:
   
  
  我的2001没有设置过,也没有你说的那种情况,是不是你的2001设置了什么  
  还有,我的错误到底在哪里,能告诉我吗?是不是那地方的参照选错了,真的很想做成这个垒球!!

  
哦,可是我只是打开你的这个part才那样,而别的part不这样,奇怪 。
  
你的错误,请看第29楼,就是参照选错。注意用"Query Sel(查询选取)“选对象,不然很容易选错。
作者: 冬雨    时间: 2004-12-15 11:16
感谢楼主
作者: ljw_whj    时间: 2004-12-15 13:49
袖珍天使 wrote:
   
  
  你Part里的第二个基准轴没做对。应选先前做出来的曲线(整条)、PNT1,而你选的点是曲线的端点,这是不对的,端点不会动,而PNT1会随着它的取值在曲线上动。  
  
  另外,草绘基准面要用过第二轴、法向第一轴来做(但在你这个part里,要用过PNT1、法向第一轴做才成功,不知为何,原理上讲,这两种做法是一样的参照 啊)。草绘时的草绘参照,选PNT1就可以了,不用多选。  
  
  下面part是我去掉你原来的第二轴,重新做的第二轴及V线,可以随便阵列。请看看。

  
十分感谢袖珍天使的悉心教导,终于做出来了,谢谢!!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5 14:04
ljw_whj wrote:
   
  
  十分感谢袖珍天使的悉心教导,终于做出来了,谢谢!!

  
错在哪里呢?
作者: ljw_whj    时间: 2004-12-15 14:22
袖珍天使 wrote:
   
  
  错在哪里呢?

  
其实并不是基准和参照的错误,在做第二个基准时输入长度比例时如果输入0.1
那么你阵列时,只能阵列1~9个,如果输入0.01,那么能阵列1~100个,当初在做的时候输入的0.1,阵列数目输入的是45,所以没有阵列成功!!
作者: sun_longer    时间: 2004-12-15 15:01
真是不错
谢谢!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5 16:41
ljw_whj wrote:
   
  
  其实并不是基准和参照的错误,在做第二个基准时输入长度比例时如果输入0.1  
  那么你阵列时,只能阵列1~9个,如果输入0.01,那么能阵列1~100个,当初在做的时候输入的0.1,阵列数目输入的是45,所以没有阵列成功!!

  
做PNT时输入的长度比例与阵列时的增量及阵列数不相关啊。做PNT时输入非0值,那么阵列时阵列区间所点曲线长度就少了相应的长度。如做PNT时输入0.5,那么阵列时就只能在曲线的0.5~1.0这一段范围内生成,在0~0.5内不会生成。在0.5~1这段区间内,还是可以使用任意增量及任意队列数(最大数取决于增量),如可以是增量0.05阵列数10,可以是增量0.02阵列数25,也可以是1/100阵列数50或1/150阵列数75等等。
  
总之,阵列增量不必与建基准点时的长度比例相同。
作者: wu_lei    时间: 2004-12-15 17:49
厉害了
我可想画了
但我不怎么会了
步粗还详细了
谢谢了
作者: 0147    时间: 2004-12-15 20:41
先顶,然后看一下
作者: LJP0429    时间: 2004-12-15 21:06
不错
作者: xiao7545    时间: 2004-12-16 01:31

作者: ljw_whj    时间: 2004-12-16 08:05
袖珍天使 wrote:
   
  
  做PNT时输入的长度比例与阵列时的增量及阵列数不相关啊。做PNT时输入非0值,那么阵列时阵列区间所点曲线长度就少了相应的长度。如做PNT时输入0.5,那么阵列时就只能在曲线的0.5~1.0这一段范围内生成,在0~0.5内不会生成。在0.5~1这段区间内,还是可以使用任意增量及任意队列数(最大数取决于增量),如可以是增量0.05阵列数10,可以是增量0.02阵列数25,也可以是1/100阵列数50或1/150阵列数75等等。  
  
  总之,阵列增量不必与建基准点时的长度比例相同。

  
其实我是经过多次验证,才得出这个结论的,如果真是如你所说,我真是有点糊涂了,可能还是我对阵列不是十分的了解,但谢谢你的教程,其实一直都很关心你的帖子,希望你出更好的,有意思的教程!!!!
作者: xsong    时间: 2004-12-16 09:01
请问我在WF里做到第5步时,不能选取整条相交线而只能选其中的一段,能告诉我怎样才能选取整体曲线呢?
感谢楼主的教程!
作者: demonling2000    时间: 2004-12-16 09:30
谢谢啊,又学了一招!!哈哈
作者: xxn    时间: 2004-12-16 13:04
我照着在2001里学了,非常好!谢谢楼主!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4-12-16 13:44
xsong wrote:
请问我在WF里做到第5步时,不能选取整条相交线而只能选其中的一段,能告诉我怎样才能选取整体曲线呢?  
  感谢楼主的教程!

  
用查询选取啊
作者: blg6    时间: 2004-12-16 15:36
做得不错,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