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不可忽略的cycle time 参数! [打印本页]

作者: zq_hb    时间: 2002-11-19 17:27
标题: 【讨论】不可忽略的cycle time 参数!
本人在Moldflow 应用中曾经有过一个误解,现写出来给新学者参考。
  
前提:
cycle time设定的越长,分析计算时间越长
  
误解:
冷却分析设定框中的 cycle time(injection+pakcing+cooling)对翘曲分析结果没有影响(只要不是太小),翘曲分析都是计算到产品可以顶出时(和实际一样)。所以为也节省时间,故意缩短此参数
  
实际情况:
MPI3.0(以前版本就不知道了)在计算翘曲时,是依据cycle time这个参数的。Cycle time越长,翘曲越小。因为
  
实际翘曲是个连续的过程,即产品在模腔中随着时间的不同,翘曲变形量也不相同。如产品在模腔中留的时间越长,由于受模腔的约束,翘曲变形量就越小;相反,如果过早就把产品从模腔中取出,产品就会继续在空气中收缩变形,那样翘曲变形量就很大。
  
经过实例验证得知,Moldflow分析时,也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做的,即warpage的结果是随着cycle time的变化而变化的。
  
提示:
1.在做翘曲分析时一定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去缩短cycle time 参数,这样得到的翘曲分析结果是错误的。
2.cycle time的设定一定要和实际情况相符,不能随便指定,否则翘曲结果就不会准确
3.另外,cycle time 对部分保压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如 volume shrinkage
4.取值方法: 取冷却设定中cycle time与保压设定中时间之和的较大值
作者: cqlijian    时间: 2002-11-19 18:19
我对这个参数的理解是尽量按实际来设定。如果是开模前的分析应结合产品的凝固时间和产品温度来分析。一般在产品80%以上区域已凝固且浇口已经凝固或是产品温度低于材料的顶出温度的时间来做为成型周期。应为这和实际较吻合。分析的目的也是要在实际的工况下尽量改善产品质量。如把周期做的太长那是不现实的。
作者: ycyddh    时间: 2002-11-20 13:41
cqlijian wrote:
我对这个参数的理解是尽量按实际来设定。如果是开模前的分析应结合产品的凝固时间和产品温度来分析。一般在产品80%以上区域已凝固且浇口已经凝固或是产品温度低于材料的顶出温度的时间来做为成型周期。应为这和实际较吻合。分析的目的也是要在实际的工况下尽量改善产品质量。如把周期做的太长那是不现实的。

  
好东西!::y::y
作者: z16629386    时间: 2006-3-29 16:58
頂.都是好文章,
作者: su27f22    时间: 2006-3-29 17:11
MPI这个设置只对冷却引起的翘曲有影响,时间越长,TEMPERATURE PART(TOP)会越均匀
作者: lixiangyu12344    时间: 2011-8-28 09:55
谢谢分享!
作者: linfeng940    时间: 2011-10-13 19:54
回去试试,以前好象试过没有多大影响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