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请教 欧系汽车与日系汽车的具体区别(请各位发表见解) [打印本页]

作者: quanxi3582    时间: 2004-10-11 08:24
标题: 【讨论】请教 欧系汽车与日系汽车的具体区别(请各位发表见解)
请教 欧系汽车与日系汽车的具体区别(请各位发表见解)
具我所知
1.龙门架有区别.
2.钣金金框架有区别.
3.脚镣也有  
但我知道的不具体 请各位斑竹 高手 给予指点  
致谢
作者: yugx132    时间: 2004-10-13 18:27
日系车车内空间较小,设计精巧,钢板较薄,由于日本的国小,车多人多
欧系车车底盘较高,悬架高,由于欧洲的山较多
美系车底盘较低,轮胎较宽,车体宽敞,钢板厚重,注重安全性由于美国的平原较多
作者: ldf1998    时间: 2004-10-13 19:16
不错,搬个凳子来听。。。
作者: DYN2004    时间: 2004-10-13 19:20
小日本个子小
美国佬块头大
作者: threewolves577    时间: 2004-10-14 13:56
  鬼子车车身钣金件多于欧系车。分块比较细。
  并且车身轻于欧系车!
  相同排量,日车比欧车省油。
    
作者: wangxin_g    时间: 2004-10-14 14:06
threewolves577 wrote:
   鬼子车车身钣金件多于欧系车。分块比较细。  
    并且车身轻于欧系车!  
    相同排量,日车比欧车省油。  
      

  
但也牺牲安全性!!
作者: 没完没了    时间: 2004-10-14 16:05
我来发一镖!
       本人毕业于在中国汽车业界享有盛誉的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但从没听说过搂主所提到的“龙门架”和“脚镣”,汽车专业好像没有这样的术语。至于欧系车和日系车的区别,讲起来话可就长了。总的来讲,日系车根源于欧系车,鬼子模仿的本领可谓一绝!这点咱不得不佩服,相比来说国人做盗版的本领不过是小儿科。所以虽说日系车有东方审美观点的因素在里面,但还是留有一部分欧系车的影子,所以说根本的区别是不大的。举一个例子:丰田公司的凌志车就是模仿的德国的奔驰S级轿车,但是和美系车的区别是很大的。
      刚才7楼的兄弟说他牺牲安全性,这点我不敢苟同,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例如什么ABS,EBD,等等相关配置。讲起来狠罗嗦。暂且不说也吧!
     兄弟在此发贴的目的是想激励兄弟们为咱们不太争气的民族汽车加把劲,什么一汽,上汽,二汽都是徒有虚名!干了这么多年汽车连一个自己的车也没设计出来!除了引进就是引进!看看就让人上火!
作者: 玩笑    时间: 2004-10-14 18:09
没完没了 wrote:
我来发一镖!  
         本人毕业于在中国汽车业界享有盛誉的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但从没听说过搂主所提到的“龙门架”和“脚镣”,汽车专业好像没有这样的术语。至于欧系车和日系车的区别,讲起来话可就长了。总的来讲,日系车根源于欧系车,鬼子模仿的本领可谓一绝!这点咱不得不佩服,相比来说国人做盗版的本领不过是小儿科。所以虽说日系车有东方审美观点的因素在里面,但还是留有一部分欧系车的影子,所以说根本的区别是不大的。举一个例子:丰田公司的凌志车就是模仿的德国的奔驰S级轿车,但是和美系车的区别是很大的。  
        刚才7楼的兄弟说他牺牲安全性,这点我不敢苟同,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例如什么ABS,EBD,等等相关配置。讲起来狠罗嗦。暂且不说也吧!  
       兄弟在此发贴的目的是想激励兄弟们为咱们不太争气的民族汽车加把劲,什么一汽,上汽,二汽都是徒有虚名!干了这么多年汽车连一个自己的车也没设计出来!除了引进就是引进!看看就让人上火!

  
兄弟是说得不错,都这么大的壳子干了这么多年了就没生产出自己的的车,想不通
作者: brryaa    时间: 2004-10-14 19:13
没完没了 wrote:
我来发一镖!  
         本人毕业于在中国汽车业界享有盛誉的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但从没听说过搂主所提到的“龙门架”和“脚镣”,汽车专业好像没有这样的术语。至于欧系车和日系车的区别,讲起来话可就长了。总的来讲,日系车根源于欧系车,鬼子模仿的本领可谓一绝!这点咱不得不佩服,相比来说国人做盗版的本领不过是小儿科。所以虽说日系车有东方审美观点的因素在里面,但还是留有一部分欧系车的影子,所以说根本的区别是不大的。举一个例子:丰田公司的凌志车就是模仿的德国的奔驰S级轿车,但是和美系车的区别是很大的。  
        刚才7楼的兄弟说他牺牲安全性,这点我不敢苟同,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例如什么ABS,EBD,等等相关配置。讲起来狠罗嗦。暂且不说也吧!  
       兄弟在此发贴的目的是想激励兄弟们为咱们不太争气的民族汽车加把劲,什么一汽,上汽,二汽都是徒有虚名!干了这么多年汽车连一个自己的车也没设计出来!除了引进就是引进!看看就让人上火!

  
没什么好说的,本来汽车就起源于欧美嘛
咱们的汽车公司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只是在轿车方面起色不算太大罢了。
跟小日本的差距也不是只在汽车方面,放眼整个现代工业,中国有什么优势,咱们做的太不够的是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别的不说,瞧瞧中国汽车业唯一的院士整天在干什么?!
作者: icdrs    时间: 2004-10-14 19:37
brryaa wrote:
   
  
  没什么好说的,本来汽车就起源于欧美嘛  
  咱们的汽车公司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只是在轿车方面起色不算太大罢了。  
  跟小日本的差距也不是只在汽车方面,放眼整个现代工业,中国有什么优势,咱们做的太不够的是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别的不说,瞧瞧中国汽车业唯一的院士整天在干什么?!

  
到底在干什么,兄弟偶孤陋少闻,说来听听看
作者: cqyh    时间: 2004-10-14 23:12
说句实在话,也许是汽车厂的体制原因吧,各大汽车厂就拿建3D模型来说吧
工作了几十年的工程师可能比不上一个工作两三年的大学毕业生作的好,可悲啊
把国外汽车厂搬过来,一点无助于国内汽车水平的提高
作者: 没完没了    时间: 2004-10-15 10:58
跑题了!!
作者: autobots    时间: 2004-10-17 19:43
我继续跑一下,其实汽车设计里面3d的应用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建模能力不能用来判断汽车设计师的水平,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建模一般应该归在车身和零件设计这一个阶段,无论是外表面还是结构;而汽车设计大家都知道,外表面是设计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甚至只是一个小部分而已,零件设计是在理论计算后的工作.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在没有3d软件的年代里面诞生了多少经典车型呢!汽车设计和服装设计一样,工具应用的好坏不是最关键的,思想才是关键的,国内做车身造型的人已经具备了设计有自主知识产权外型的能力,虽然我们的造型大部分显得很幼稚,但是我们能做外观设计,这不可否认,可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底盘和发动机,我们总是用引进车型的,自己要做的时候总是缩手缩脚,后来干脆按尺寸找个花冠或者中华要不就是凯悦什么的逆向一下,我们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都是模糊的,国内的逆向水平可以说还算不错了,但这不是汽车设计,这叫产品仿制,或者改制.
日系和欧系车,我认为这都是设计传统问题,现在有很多车都是设计公司做,应该差距不会那么很明显吧!本田的北美设计和本土的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福特的本土设计和欧洲设计也不会一样,关于日本用料薄的问题,这只能说明人家分析做的好,等强度等寿命之类的应用的好,只要满足使用要求也没有什么不好,前阵子在网上看到有人揭露花冠的牛皮纸,其实很多车的内饰板我们都可以观察,用牛皮纸的也有很多.我不是一汽丰田的人啊!
作者: yinfengye    时间: 2004-10-25 13:32
标准件执行标准不同,举个例子吧,同一直径的螺栓欧系和日系的螺头尺寸相差很多
作者: 卡狄娅    时间: 2004-10-25 16:25
不谈具体,而说整体、基本的!
  
民族的感觉不一样!
日本人紧张兮兮的、刻板、缺乏创造性(这是个可怜的民族);
欧州人总的来说更具人文气,表现的事物也较亲切、人性;
  
人如此,车亦如此!
作者: 天涯凝望    时间: 2004-10-25 18:07
有人说的好:中国可以把外国人50年做过的事,压缩10年就做完;但是,外国人50年的思想,国人很难在10年里全部学会!还有软件,国内什么时候可以出一款能与pro/e,ug,catia的CAD软件能相媲美的话,国内的汽车设计水平就可以和外国人较量啦。
作者: cadcamcae    时间: 2004-10-25 20:31
autobots wrote:
我继续跑一下,其实汽车设计里面3d的应用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建模能力不能用来判断汽车设计师的水平,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建模一般应该归在车身和零件设计这一个阶段,无论是外表面还是结构;而汽车设计大家都知道,外表面是设计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甚至只是一个小部分而已,零件设计是在理论计算后的工作.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在没有3d软件的年代里面诞生了多少经典车型呢!汽车设计和服装设计一样,工具应用的好坏不是最关键的,思想才是关键的,国内做车身造型的人已经具备了设计有自主知识产权外型的能力,虽然我们的造型大部分显得很幼稚,但是我们能做外观设计,这不可否认,可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底盘和发动机,我们总是用引进车型的,自己要做的时候总是缩手缩脚,后来干脆按尺寸找个花冠或者中华要不就是凯悦什么的逆向一下,我们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都是模糊的,国内的逆向水平可以说还算不错了,但这不是汽车设计,这叫产品仿制,或者改制.  
  日系和欧系车,我认为这都是设计传统问题,现在有很多车都是设计公司做,应该差距不会那么很明显吧!本田的北美设计和本土的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福特的本土设计和欧洲设计也不会一样,关于日本用料薄的问题,这只能说明人家分析做的好,等强度等寿命之类的应用的好,只要满足使用要求也没有什么不好,前阵子在网上看到有人揭露花冠的牛皮纸,其实很多车的内饰板我们都可以观察,用牛皮纸的也有很多.我不是一汽丰田的人啊!

  
看到你的贴子就有火,工具不好做出来的东西能好,3D并不说仅仅停留在建模上(都这个年代了你的思想怎么还这么老???3D=建模??),没有3D如何很好的分析,如何很好的加工,如何很好的进行管理,如何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等到中国的所有工程师Catia UG ANSYS ADMAS Alias CAM等软件的应用水平在同一个档次上了,汽车工业的水平也就相差不远了,所剩下的就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了,我相信这一点,难道你们真的相信中国人比小日本,美佬,欧州人脑子笨????
作者: cadcamcae    时间: 2004-10-25 20:34
autobots wrote:
我继续跑一下,其实汽车设计里面3d的应用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建模能力不能用来判断汽车设计师的水平,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建模一般应该归在车身和零件设计这一个阶段,无论是外表面还是结构;而汽车设计大家都知道,外表面是设计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甚至只是一个小部分而已,零件设计是在理论计算后的工作.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在没有3d软件的年代里面诞生了多少经典车型呢!汽车设计和服装设计一样,工具应用的好坏不是最关键的,思想才是关键的,国内做车身造型的人已经具备了设计有自主知识产权外型的能力,虽然我们的造型大部分显得很幼稚,但是我们能做外观设计,这不可否认,可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底盘和发动机,我们总是用引进车型的,自己要做的时候总是缩手缩脚,后来干脆按尺寸找个花冠或者中华要不就是凯悦什么的逆向一下,我们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都是模糊的,国内的逆向水平可以说还算不错了,但这不是汽车设计,这叫产品仿制,或者改制.  
  日系和欧系车,我认为这都是设计传统问题,现在有很多车都是设计公司做,应该差距不会那么很明显吧!本田的北美设计和本土的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福特的本土设计和欧洲设计也不会一样,关于日本用料薄的问题,这只能说明人家分析做的好,等强度等寿命之类的应用的好,只要满足使用要求也没有什么不好,前阵子在网上看到有人揭露花冠的牛皮纸,其实很多车的内饰板我们都可以观察,用牛皮纸的也有很多.我不是一汽丰田的人啊!

  
看到你的贴子就有火,工具不好做出来的东西能好,3D并不说仅仅停留在建模上(都这个年代了你的思想怎么还这么老???3D=建模??),没有3D如何很好的分析,如何很好的加工,如何很好的进行管理,如何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等到中国的所有工程师Catia UG ANSYS ADMAS Alias CAM等软件的应用水平在同一个档次上了,汽车工业的水平也就相差不远了,所剩下的就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了,我相信这一点,难道你们真的相信中国人比小日本,美佬,欧州人脑子笨????
软件水平进行了你的设计思路自然就宽了,就象雷达的搜索距离远了,你的视野自然也就宽了,你的作战观念自然也是变了。
作者: bf109    时间: 2004-10-25 20:38
鼓励这样的讨论啊,让我这外行人学到不少
作者: greatyangyu    时间: 2004-10-27 16:02
日系汽车的窗框一般为滚压件,再与车门焊接
  
德系车车门一般为整体冲压件
  
我前阵子听说的
作者: thesnow    时间: 2005-2-4 12:53
经典,这样的帖子竟然没人看,不可原谅,我来顶一下
我是刚毕业工作半年的学生(不是学生了),从事汽车业,具体一点是车身方面,但是对于欧系和日系的车有什么区别,我是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点,有钱也不买日本车,不光是什么民族感的问题,就是光看小日本给我们中国的东西就恶心,别说买了!
作者: XUBO120    时间: 2005-2-4 13:16
一百年前汽车发明于欧洲,今天繁荣于日本。大和民族好厉害。但都要败给美利坚。中华民族只是睡狮,惊醒吧,不要脑死亡。
作者: Interplay    时间: 2005-2-4 13:18
区别就是日车安全性极差,很容易就死人,哈。
作者: jg一号    时间: 2005-2-4 21:13
cadcamcae wrote:
   
  
  看到你的贴子就有火,工具不好做出来的东西能好,3D并不说仅仅停留在建模上(都这个年代了你的思想怎么还这么老???3D=建模??),没有3D如何很好的分析,如何很好的加工,如何很好的进行管理,如何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等到中国的所有工程师Catia UG ANSYS ADMAS Alias CAM等软件的应用水平在同一个档次上了,汽车工业的水平也就相差不远了,所剩下的就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了,我相信这一点,难道你们真的相信中国人比小日本,美佬,欧州人脑子笨????

  
兄弟所言差矣,汽车可不是把一个个零件组合起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分析加工管理生产效率都是要靠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来完成。中国人脑子固然都不笨,但都太浮燥,每个人都想捞一把然后享受荣华宝贵。没有一个愿意好好做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有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中国的mp3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人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中国倒底出了什么问题?!!!
作者: jg一号    时间: 2005-2-4 21:17
这么多人用软件,但有几个人愿意好好地看一下在线帮助,有多少人愿意好好地研究软件,难道等在这里就会上一个档次吗?
作者: jg一号    时间: 2005-2-4 21:20
不好意思,跑题了,发一下牢骚。
  
大家继续哈
作者: skymold    时间: 2005-2-5 0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asso    时间: 2005-2-5 11:30
什么都别说,先从自己做好!每个人做好了,就是睡狮苏醒的时候!
作者: designer1975    时间: 2005-2-5 14:19
cadcamcae wrote:
   
  
  看到你的贴子就有火,工具不好做出来的东西能好,3D并不说仅仅停留在建模上(都这个年代了你的思想怎么还这么老???3D=建模??),没有3D如何很好的分析,如何很好的加工,如何很好的进行管理,如何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等到中国的所有工程师Catia UG ANSYS ADMAS Alias CAM等软件的应用水平在同一个档次上了,汽车工业的水平也就相差不远了,所剩下的就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了,我相信这一点,难道你们真的相信中国人比小日本,美佬,欧州人脑子笨????  
  软件水平进行了你的设计思路自然就宽了,就象雷达的搜索距离远了,你的视野自然也就宽了,你的作战观念自然也是变了。

  
说的对,真正3D设计的人,不仅仅有高超的建模技术,还有就是这样的思想.
作者: wardog    时间: 2005-2-9 12:01
日本轿车构成BIW的零件较多……主要注重降低成本……减少复杂模具和工装的费用……而且与欧美同级车相比车身钢板相对较薄……加工手段以经济型为第一位……不绝对追求自动化率……能不使机器人就不使……转运中等大小零部件多为人力搬运(以广州本田和天津丰田为证)……所以日本车的整体成本较低……但由于日本人的精细……质量属于中上的……但被动安全性我认为是有点低下……但是城市里40~60km的时速应该显现不出来吧……别飚车就行……
作者: 红枫望月    时间: 2005-2-9 20:53
材料问题确实是制约我国工业的瓶竟
作者: yaozhig    时间: 2005-2-9 22:08
"材料工艺"这4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有点头痛的,不光是汽车制造业,就国内的整个制造业来讲,工艺方面实在是欠缺的不是一点点了!相信汽车制造业也不可能脱离国内的整个制造业,起飞的平台没整好,能飞的起来吗。                                                                                               说到小日本,狗日的对总体与各部件间寿命设计计算确实做的不错,不浪费,可能国小资少确实深入其民心的,厚厚的并不一定好,也不至于汽车报废了有很多零件还可以拆下来继续利用,报废车继续在路面上招摇过市。
作者: yaozhig    时间: 2005-2-9 22:10
“日本车的整体成本较低……但由于日本人的精细……质量属于中上的……但被动安全性我认为是有点低下……但是城市里40~60km的时速应该显现不出来吧……别飚车就行…… ”         
   
  
YES YES!!
作者: xxhome77    时间: 2005-2-10 10:29
各位大虾,你们好,我虽然不是学汽车行业的,但是我现在做的是汽车行业的。因为是做汽车部件的。我对本厂的产品了解是现在的产品发展是结构强度越来越高,但是成本却是越来越低的了。比方说一个横梁原来是用十几个冲压件焊接的,现在是几个冲压件焊接的。其主体是一根圆管冲压成型的。佩服呀!!!
作者: vodka    时间: 2005-2-12 01:40
TOYOTA 头又大, 修车修到头又大
HONDA 夯遢, NND小日本的
陵木-陵墓,会跑的陵墓
作者: thesnow    时间: 2005-2-13 22:09
中国的汽车工业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了,我们纯粹就是靠别人来制造!
据我所知世界五百强前300名的印度TATA集团原来就是跟BENZ合作的,后来把BENZ踢了自己发展,现在发展的也不错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厂家几乎都是...........说不下去了!!!!
作者: arwan    时间: 2005-2-14 01:54
我来说两句:其实国人并不差,差在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团队,中国的汽车业,很多车厂对零部件的使用要求都不清楚,一帮人在那瞎忙,带领着一帮愚蠢的配套企业在那里打铁,能造出车来吗?看看国外的,人家赢得市场、赢得技术,都缘于很好的管理,没有好的思想和理念,中国车业只是在挣饭钱,企业的目标如此,管理者的想法如此,员工有技术和能耐也是瞎忙活,为汽车业做不了什么贡献。我们在此争论,上班时一样只是在那做对中国汽车没有任何技术提升的工作,也只是在为公司做能换来企业利润和员工饭钱的事情,试问哪位仁兄敢站出来说对中国汽车业在技术和理论上做出了贡献。我们可悲的是国人的管理和经济环境,可悲的是没人站出来为有志之士提供为国家的汽车业做贡献的工作平台!
作者: LEECOEP    时间: 2005-2-17 10:50
一切的技术发展都要资金,我们的利润去了哪里呢?肚子里去了吧
作者: whorsefir    时间: 2005-2-24 21:32
很多!
日本整车厂开发能力强,而欧洲零部件商开发能力强。
日系车注意迎合用户审美的变化,欧洲注意保持品牌自身的特点。
作者: ramywboy    时间: 2005-3-2 16:19
这是鬼子车发生车祸后发生情况!
作者: conjunct_ty    时间: 2005-3-6 23:26
一看这"没完没了"的就是小G了!幸会!我----GXH !回头咱们还是首先研究国家标准哇! 扎实的功底吹牛也比鬼子响!车门门框的冲压与滚压不能绝对取决喜好!关键是配套技术和成本,设计汽车的十大注意事项的一点就是先充分了解配套商的技术状况,这一点,国人设计公司要比海外设计公司有优势,大家共努力,争取出口汽车赚外汇换军火搞鬼子!CATIA技术厉害一点的,小G可以算一个了,多多指点!
作者: slk-000    时间: 2005-4-6 13:31
海能容乃为海。人有彷徨的时候,国家有过度的时期,我们得埋头苦干
作者: fuckproer    时间: 2005-4-7 11:03
关键的问题的确是国人太浮,散开来说个方面都有问题,从整车设计、实验分析、零件采购到生产管理甚至消费者取向都有问题。不过我相信中国的汽车行业会好起来。
作者: birdwang    时间: 2005-4-8 11:02
唉,我是从事汽车零部件设计的,主要是欧系车子的。
管理是一个很高深的知识,就看你怎么看待了,哈哈
作者: ywjywj    时间: 2005-4-8 17:32
cadcamcae wrote:
   
  
  看到你的贴子就有火,工具不好做出来的东西能好,3D并不说仅仅停留在建模上(都这个年代了你的思想怎么还这么老???3D=建模??),没有3D如何很好的分析,如何很好的加工,如何很好的进行管理,如何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等到中国的所有工程师Catia UG ANSYS ADMAS Alias CAM等软件的应用水平在同一个档次上了,汽车工业的水平也就相差不远了,所剩下的就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了,我相信这一点,难道你们真的相信中国人比小日本,美佬,欧州人脑子笨????

  
工具仅仅是一种工具,真正的武器就是我们自己。
没有3D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进行分析的?是怎么进行加工的?是怎么进行管理的?不要说在过去的100多年历史里,没有诞生过经典和精华。
如果沉迷于CATIA、UG的技巧而不顾其他,那么你会是一个很不错的绘图员,但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设计师。此理与CODER与PROGRAMMER的区别同。
OVER
作者: yangli0984    时间: 2005-5-23 10:18
我也说说把
日系和欧系的油漆体系也不相同,欧系的油漆是火焰处理+3喷吐,而日系是没有火焰处理的,所以理论上日系的油漆附着力是没有偶系的好的,成本也就便宜很多
作者: liandayong    时间: 2005-5-25 12:37
我比较支持17楼的朋友,虽说软件是工具,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软件所赋予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管理功能越来越强,节省了管理成本和时间,特别是节省了设计人员的时间。各企业间还是有很多的东西可以互相学习的,一般各引见产品的企业都有较完整的图纸和规范标准,我们需要的不是照搬,更多的是消化吸收,然后衍生适应我们国情的产品。
作者: liandayong    时间: 2005-5-25 12:42
设计思想很重要,同时也需要工具的支撑,所以需要在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加大工具软件的使用,实验分析条件不够。仅靠发生问题后找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比较粗浅了
作者: liandayong    时间: 2005-5-25 12:51
arwan wrote:
我来说两句:其实国人并不差,差在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团队,中国的汽车业,很多车厂对零部件的使用要求都不清楚,一帮人在那瞎忙,带领着一帮愚蠢的配套企业在那里打铁,能造出车来吗?看看国外的,人家赢得市场、赢得技术,都缘于很好的管理,没有好的思想和理念,中国车业只是在挣饭钱,企业的目标如此,管理者的想法如此,员工有技术和能耐也是瞎忙活,为汽车业做不了什么贡献。我们在此争论,上班时一样只是在那做对中国汽车没有任何技术提升的工作,也只是在为公司做能换来企业利润和员工饭钱的事情,试问哪位仁兄敢站出来说对中国汽车业在技术和理论上做出了贡献。我们可悲的是国人的管理和经济环境,可悲的是没人站出来为有志之士提供为国家的汽车业做贡献的工作平台!

  
分析对头
作者: sea001    时间: 2005-5-25 16:56
据我了解,欧洲车系与日本车系的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装备设计理念也是不同的
作者: hao_hao    时间: 2005-5-25 17:15
日系车结构设计异常精致,德国设计公司分析他们的结构时也有这样的感叹。
  
相比中华这种设计的车,拆开车看看,就会发现内部结构异常简单。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讲,我认为日系车是非常出色的,就是为了重量问题,安全系数取得低了点。
  
  我在中国的设计公司干,也不喜欢小日本。
  
  中国的设计才刚起步,我也不赞成设计就是应用软件。设计过程中,软件应用发生的效果不会超过30%,逆向设计软件的效果会多一些,但那是很多工作都没有做。没见过有些设计师不会用计算机,而很多绘图员到用得不错。
  
  大家共同努力把中国的汽车搞上去吧!
作者: acoka    时间: 2005-5-27 01:15
非常抱歉,我在替TMC干活写CAD
作者: nbalba    时间: 2005-6-3 16:02
上面老兄讲的是理论上的东西,本人现在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上班,以前做日产车配件的,在这个行业已经5年,虽然我说的是一家之言,但都事实际的经验之谈。
  
举个例子:伊兰特与标致307  1.6排量价格相近,车身重量标致307比伊兰特重600kg, 就是卖铁也能多卖几千元。 大家知道韩国车在模仿日本的,日本的车早期模仿欧洲的,现在丰田是世界上最成功和最没有危机感的公司,他是成功。
  
德国车是公认性能,安全性最好的,但价格是贵的,德国 人是固执的,今年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到16%(以前30%以上)。原因在于德国人的应变能力太差。
  
我个人觉得丰田和日产(现在是雷诺-日产)车性价比可以,也是负责任在造车,但是本田却是在玩中国人的命!
  
现在本田是出事故最多,最恐怖的车,每次事故都是毁灭性的-人死车毁!杭州的婚礼门事件处理结果显然是在骗中国人,听说,广本花费了3人民币用于白平这事情,主要是封锁新闻和媒体。
  
要上班了,总之日本车是看的见的品质,欧洲车品质是体会和开出来的。
作者: quanxi3582    时间: 2005-6-7 18:49
好久没来了 今日看到各位仁兄讨论的那么精彩 使蠢弟我豁然开朗 再次感谢各位仁兄的赐教!
作者: 虔诚    时间: 2005-6-8 10:16
日本 最好的 汽车都是自己用 2流的汽车卖到 欧美 不入流的 卖到 中国 (发展中国家)
日本这个民族是有远见的   妈的 他要灭了中国!
作者: 佳宝    时间: 2005-6-30 09:05
谈到设计和工程,中国有的是绘图员,各种正版和盗版的软件一大堆,事实上工程设计和绘图是有很大不同的,汽车工程设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不是几个人可以完成的。中国的国营汽车厂家没有把心事放在这里,费力耗钱见效慢,也没有真正的人才可以组织,看看那些在技术中心混饭吃的人就知道了。
  
而国家在这方面的督促和监督工作也是很差的,引进欧系汽车的条件之一是学习他们的技术(设计、生产、管理),到头来成为了领导同志出国考察、同志们轮流出国培训挣钱的途径。
  
其实中国人在汽车工程方面的人才也是不少的,在底特律,搞汽车FEA的大半是中国人,以至于他们笑曰开会可以用中文交流。还有搞模具的,造型的,,,,,,  
  
现在美国的 BIG 3 加快加大了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的步伐,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技术和经验,可希望政府和国营的官老爷们良心发现,能作点实事。   
作者: 佳宝    时间: 2005-7-3 13:05
奇瑞揭穿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两个神话
  
https://club.backchina.com/main/showthread.php?t=197092
作者: domino_maker    时间: 2005-7-5 20:44
白说!
作者: James yang    时间: 2005-7-6 02:56
各位兄台都是高手啊
聊的这么热乎,看来我得端杯龙井细细听大家唠了,哈哈
大家能否聊聊民族的汽车业
作者: nocturne2002    时间: 2005-7-6 10:18
大牛们多写点系统的通俗的文章也给咱扫扫盲啊。
作者: zwx123    时间: 2005-7-6 21:40
现在还是不明白,日系车出口欧美的是不是也是这副德行。的确杭州出了那件事以后,媒体报道不是很多,可能是被钱给扎死了。
作者: acoka    时间: 2005-7-7 00:11
中国现在开车很疯狂,开车的人心浮,心理不成熟的很多,反映到高速有些车实在是赶投胎似地,并且没有任何车让人的 观念
  
bmw也好,宝时捷也好,去找了话,断开的事故照片也都有的
  
基本上日本去如何国家的车,不会专门去设计一个新底盘的。
象accord,基本和日本国内的没有区别。至于电装什么的,看买多少钱安多少东西,中国税高,所以要同样钱,和欧美买同样的车,不可能。
  
若说哪里不同,就是实际做车的人不同。就象日本电器,有made in japan, 也有made in china. 整体上made in japan的质量会好一些,这个工人和工厂设备有关系
  
当然现在made in china的电器在质量上已经和made in japan的没有多大区别了
  
但机械加工上还是有差距。广州honda是个合资公司,有国家法规的限制,所以不能把它等同于日本本田。广州汽车的成分还是很大的,包括对质量的影响
  
为了避免贸易摩擦,日本车厂在美国在尽量增大零件的本地生产率,中国也一样,好像honda好像要把飞轮交给中国南京的一家公司生产,以前的飞轮是日立的一家子公司做的。短期内质量上肯定有差别。
作者: devil2005    时间: 2005-7-30 13:57
我也说两句:
    小日本很狡猾,他们给转的数模,一般以IGS过来后,连接不到一起,要处理一遍后才行,要看面的间隙!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在转档的时候给处理过了,防止别人抄袭!
作者: lpw_lpw    时间: 2005-9-16 21:30
怎么回事?
作者: yumin    时间: 2005-9-16 21:51
德国人就好一点
会把PRT或者STP传给你
作者: caosu    时间: 2005-10-2 12:17
鬼子车车身钣金件多于欧系车。分块比较细。  
    并且车身轻于欧系车!  
    相同排量,日车比欧车省油。
作者: sangshengtong    时间: 2005-10-17 18:24
咱们不说日本,就是看看韩国,我们也不敢比教啊
韩国90%以上全是国产车,现代,起亚都很不错,他们就做的比我们仪器,二起强!!
作者: Aigo    时间: 2005-10-19 15:31
原帖由 brryaa 于 2004-10-14 19:13 发表

  
没什么好说的,本来汽车就起源于欧美嘛
咱们的汽车公司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只是在轿车方面起色不算太大罢了。
跟小日本的差距也不是只在汽车方面,放眼整个现代工业,中国有什么优势,咱们做的太不够的是 ...





在干什么??
作者: Aigo    时间: 2005-10-19 15:33
原帖由 devil2005 于 2005-7-30 13:57 发表
我也说两句:
    小日本很狡猾,他们给转的数模,一般以IGS过来后,连接不到一起,要处理一遍后才行,要看面的间隙!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在转档的时候给处理过了,防止别人抄袭!



我也觉得,我看奇瑞让小日本做的数据,间隙好大,都join不起来
作者: 寒星    时间: 2006-4-1 12:53
各种加工中心,冲压设备,图装设备。。。。。发展不起来,发展汽车工业是一句空话或者 没多大意义。建的车厂越多、规模越大也只会给老外设备厂家腰包里装的越多。。。
作者: windowsnt    时间: 2006-4-2 17:35
ding
作者: handsun    时间: 2006-4-2 21:43
原帖由 brryaa 于 2004-10-14 19:13 发表

  
没什么好说的,本来汽车就起源于欧美嘛
咱们的汽车公司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只是在轿车方面起色不算太大罢了。
跟小日本的差距也不是只在汽车方面,放眼整个现代工业,中国有什么优势,咱们做的太不够的是 ...


郭孔辉......
作者: lgr222    时间: 2006-6-19 19:26
跑题啦
作者: 特级战犯    时间: 2006-6-19 21:34
原贴由autobots发表:
我继续跑一下,其实汽车设计里面3d的应用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建模能力不能用来判断汽车设计师的水平,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建模一

呵呵,看到您的帖子感到有点亲切,请问您跟BYD什么关系?
我同意软件是工具的说法,只是软件用的好没有生产,工艺经验的,可能还不如画图员呢,
俺们郭院长有他忙的事,民族汽车不是靠某一个牛人撑起来的,是整个机械制造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事,精度都达不到要求,还怎么造好车啊,能开就不错了,呵呵
作者: shaolingo    时间: 2006-12-9 19:57
艰苦奋斗学习烤鸭一百天不动摇,为中国自主龙牌汽车世界工厂而战斗!!!!
作者: acoka    时间: 2006-12-9 22:52
借问中国汽车厂,对cad,cae,cam的投了多少钱做专用命令的开发?
作者: dfev    时间: 2006-12-11 21:49
八页纸终于看完了,各个都精彩.对3D工具和设计能力这个问题我持的观点是:3D建模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他的基本操作,熟悉了操作以后对设计上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设计能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有质的飞跃,需要在这个行业内长期的积累.所以我现在就是自学好"烤鸭",多向设计高手们学习.中国人是聪明的,肯定有一天把日本鬼子憋死在他的小岛上!
作者: jeffingcn    时间: 2007-5-9 15:51
期待“中系”车。。。偶是搞汽车的,说到中国的制造业,真让人心凉,中国的教育也应该反思吧。。。教育!!!!
作者: shanshui281    时间: 2007-5-12 16:08
学习!!!!

反思!!!!

共同努力!!!
作者: njjjjj    时间: 2007-5-14 14:12
哈哈,日本车就是搞死
作者: lpjlu121    时间: 2007-5-14 14:26
不错。说的有道理。
作者: allen_010    时间: 2007-5-17 19:58
何时中国汽车业可以出头啊!
作者: xuhaifeng122    时间: 2007-5-18 21:45
UG ,CATIA都会点
一般结构设计没什么问题

我的意见是软件可以速成
但做汽车是个系统工程
不是捣鼓UG,CATIA能搞出来的

国内轿车象底盘,发电机之类的核心技术有多少搞得很透的
抄抄抄照般照般过来
作者: xh_1223    时间: 2007-8-5 13:04
原帖由 whorsefir 于 2005-2-24 21:32 发表
很多!
日本整车厂开发能力强,而欧洲零部件商开发能力强。
日系车注意迎合用户审美的变化,欧洲注意保持品牌自身的特点。

很赞同!
作者: fuxh2008    时间: 2007-8-5 19:12
德国的好一些
作者: liurenrui    时间: 2007-9-24 16:51
受教育.
作者: william_123    时间: 2007-9-27 15:51
说来说去,都是体制的问题,怎么办呢?
多说没有用,他们拿钱不少,事做不成。,

埋头干好自己的事
作者: chinachen186    时间: 2009-9-12 21:05
我现在感觉管理比技术重要多了。
作者: yaqin101    时间: 2010-3-20 12:20
根源在于管理。三流的管理者,你说能让一流的人才为他创造出价值吗?
作者: 85235257    时间: 2011-1-20 00:41
来听听课。。。。
作者: czmij    时间: 2011-12-19 21:39
学习!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