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公告】做題目 --- 加工  (加分題) [打印本页]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7 20:56
标题: 【公告】做題目 --- 加工  (加分題)
咱們就用UG-CAM裡的題目, 下載 X_T 的 Parasolid 格式! 貼刀路, 上船 DSN與ICD.
  
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3D1&page=#pid=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6 23:59
这个题目太难了,做的不好。:I
  
surfcam粗加工不能引入毛坯,这个题目的圆柱毛坯无法处理。
  
做了Z Finish的精加工,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7 00:02
那些旋转曲面用车床加工比较合适,故未设定数铣加工。刀具路径如下: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7 00:16
dsn文件: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7 00:17
2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7 00:17
3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17 00:19
可以的!  
  
1. 用圓柱定義啊
2. 自己建毛胚的曲面, 轉成STL文件. 再導入.
3. 在外部的 Predator Virtual CNC仿真, 存為Solid,輸出STL, 再將此STL導入, 做為下一半精或精加工的毛胚.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7 19:42
sinderal wrote:
可以的!  
  
1. 用圓柱定義啊
2. 自己建毛胚的曲面, 轉成STL文件. 再導入.
3. 在外部的 Predator Virtual CNC仿真, 存為Solid,輸出STL, 再將此STL導入, 做為下一半精或精加工的毛胚.

  
定义毛坯生成刀具路径时还是立方体,Virtual CNC仿真可以定义为圆柱。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17 21:35
有的, 也可以設置, 如下圖;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8 15:40
Z_Rough 生成粗加工刀具路径以正方体毛坯为准,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8 15:56
Virtual CNC仿真可以定义原材料为圆柱形,但清除四角材料的刀具路径此时为空走。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8 16:30
3. 在外部的 Predator Virtual CNC仿真, 存為Solid,輸出STL, 再將此STL導入, 做為下一半精或精加工的毛胚.   
  
Z_Finish 还是只能仿真时引入,生成刀具路径时不能考虑剩余此材料的多少。结果如图: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18 16:32
定義Z-rough的毛胚, 你可以定義 圓弧為Top Profile 啊! (或是找其中外圍的Spline, Copy 到最高的地方, 也可以啊)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18 16:38
要能自動計算剩餘的毛胚餘量, 再做加工的話, 你只能用 Rest-Machining的功能. 不過, 因為要內部做比對, 計算時的速度會比較慢!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04:14
sinderal wrote:
定義Z-rough的毛胚, 你可以定義 圓弧為Top Profile 啊! (或是找其中外圍的Spline, Copy 到最高的地方, 也可以啊)

  
这个方法可以,只是抬刀次数有点多。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04:31
仿真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12:02
sinderal wrote:
要能自動計算剩餘的毛胚餘量, 再做加工的話, 你只能用 Rest-Machining的功能. 不過, 因為要內部做比對, 計算時的速度會比較慢!

  
确实很慢,采用REST_Material------>Z_Finish生成刀具路径的时间大约是Z_Finish的十倍!!!:O):O):O)
精加工时这个方法的优势不明显,如果可以预先用长方体加工一个毛坯然后粗加工(用Z_Finish)就好了。
刀具路径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12:04
仿真结果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12:29
不知实际中这类工件如何加工,用Virtual CNC比较了一下,还有许多角落未加工到,需要用小刀清角;不过有些地方小刀长度不够,只好用电火花了。
另外考虑中心的圆孔和外侧的圆台面用车削更好一些。数铣时如何设置还没有好的方法。
  
用Virtual CNC比较的参数如下:0.15mm,绿色超差,灰色正确,红色碰撞。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22:01
经过对比,个人认为Planar粗加工比较好一些,至少几乎没有抬刀。
刀具路径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22:04
可能是Flow surface方向没有设置好,无法实现螺旋状的切削。
仿真结果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22:32
用2 Axis的Pocket生成螺旋状刀具路径,然后用3 Axis的 Project 生成投影刀具路径,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19 22:34
本题中Pocket区域选的偏小,好在彻底没有抬刀,不过个人觉得刀具长度似乎不够。
仿真结果如图: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19 23:55
1. 你的Flow Surface 不對, 應該用Crossetion去建, 在大圓的圓心再建一個1mm的小圓, 再建成曲面!
2. 你的刀子未免也太大了!
  
你可以用Z-finish w/ Steep Cutting 來做, 再用Plannar w/ Shallow 來做比較平的. (也可以抓取 幾個台階頂部的曲線, 做2D Pocket, 在投影加工. 台階底部曲線也是.)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1 02:32
1. 你的Flow Surface 不對, 應該用Crossetion去建, 在大圓的圓心再建一個1mm的小圓, 再建成曲面!   
  
重建了Flow Surface, 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1 02:34
仿真结果好多了,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1 03:13
Z-finish w/ Steep Cutting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1 03:14
Plannar w/ Shallow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1 03:15
效果不错,仿真结果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1 03:21
请问斑竹:对于这个题目,粗加工用何种方法比较好?精加工用球刀是否更好一些?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1 12:00
blackbird111 wrote:
请问斑竹:对于这个题目,粗加工用何种方法比较好?精加工用球刀是否更好一些?

  
1. 粗加工目前用Z-Rough是對的, 有時不要太在意抬刀的次數, 那是刀具的大小的關係,以致刀路無法連貫, 安全考量,才抬刀! 刀具用平刀或者帶有小R的牛鼻刀都可以.
  
2. 精加工我的客戶一般都用球刀. 有些時候也用帶R的牛鼻刀. 另外, 你改變 FLow Surface的箭頭與方向, 讓刀路 由裡向外, 環繞. 結果會更好! 你用的是 輻射式的. 兩種 可以交互應用的.
  
Cimatron版內, Totob版主與黑萝卜的用刀你可參考! 模具加工與用刀很有經驗!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2 02:04
Totob版主與黑萝卜的用刀确实值得学习。
看了他们的用刀之后,这个题目我设想了这样一个方案:
1. 粗加工
    Z_Rough
    D20  
   留量0.5mm
   步进1mm
  
2. 半精加工
   Z-finish w/ Steep Cutting  
  &nbsplannar w/ Shallow (环绕)
   D10R3
   留量0.2mm
   步进0.5mm
  
3. 精加工
   Z-finish w/ Steep Cutting  
  &nbsplannar w/ Shallow (环绕)
   SR3
   留量0mm
   步进0.2mm
  
利用这个休息日把刀具路径做好贴上来,再请斑竹指点。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2 18:58
其中Sosoo貼出的粗切刀路,不知是他在UG CAM中設置的問題, 還是 UG無那項上設置. 在Surfcam 要設置 Deep First. 他那粗切到中間孔時候, 外型切一層, 中間孔切一層, 不太好! ::?::?::?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3 02:03
中心孔的处理还没有好的办法。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3 11:16
blackbird111 wrote:
中心孔的处理还没有好的办法。

有啊! 先把中心孔 用 Trim Plane補起來, Z-Rough, Z-Finish ...
再用2D Pocket加工中心孔啊.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4 00:58
继续练习!
精车毛坯,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4 02:19
失败!!!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4 02:52
选定如图区域进行数铣加工失败!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4 03:42
主要是边界的设定问题。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4 13:04
用上图毛坯做Rest_material------>Z_Finish,D20,仅仅加工了一部分!Why?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4 13:05
仿真结果如图:::?::?::?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00:14
还是用苯办法吧!!!
粗加工:
    Z_Rough  
    D20  
   留量0.5mm  
   步进1mm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00:16
材料去除量大了点,还有中心空部分空走了一部分。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01:48
将中心孔的Trim plane抬高至毛坯最高点,本题是140mm,就没有中心孔那一部分的刀具路径。但是圆台面没有好的处理办法。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03:27
半精加工:
Z-finish w/ Steep Cutting  
       D10R3  
    留量0.2mm  
    步进0.5mm  
  
中心孔用Trim plane封闭,因为不是steep,故不生成刀具路径。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03:33
半精加工:
    &nbsplannar w/ Shallow (环绕)  
     D10R3  
   留量0.2mm  
   步距1.5mm  
中心孔不需要trim plane封闭,因是steep,shallow加工不会产生刀具路径。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03:37
精加工方法同上,参数改变。
   Z-finish w/ Steep Cutting  
   SR3  
  留量0mm  
  步进0.2mm  
  
    &nbsplannar w/ Shallow (环绕)  
     D6R1
   留量0mm  
   步距1mm  
  
计算机速度太慢,不做刀具路径了。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5 15:18
Z Rough: 我就用Step 4mm  灰色部分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5 15:19
Z Finish w/ Steep  綠色部分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5 15:20
Planar w/ Shallow Cutting  紅色部分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5 15:35
斑竹用的方法确实是Surfcam 里适合本题目的,我反复尝试了多种方法验证应该如此。不过个人感觉Surfcam的区域控制方面比较弱一些,希望能够改进。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2-11-26 11:37
自己麻煩一點找你要加工的邊界, 還是可以做區域加工的. 這方面Surfcam不自動, 有待改善!
  
不過, 我到目前為止, 還是很少用Rest Machining...等, 那些功能要做比對, 找出未加工區域,  計算特慢..不喜歡用.
作者: blackbird111    时间: 2002-11-26 15:45
生成区域边界只有手工做了,比较麻烦。如过Z Rough/Z Fihish可以设定Check Surface就好了。
Rest Machining功能理论上讲不错,但太慢就没有实用价值。最近我准备弄台新计算机,看看速度如何。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