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UG NX3.0用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zymtree    时间: 2004-9-7 19:16
标题: UG NX3.0用后感
大家知道ug的加工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最近用NX3.0加工了一套模,感觉还是有许多改进,谈谈我的看法,请各位补充.
1.刀路计算速度大大提高,特别是二次开粗有明显改善
2.增加了类似pm的最佳等高
3.再也不用担心开粗平面光不到数了,会自动跟数到余量
4.二次开粗有基于层的功能大大减少跳刀,刀路更好看,加工时间更少了
5.可以轻松定制调用加工参数库,效率提高不少
6.増加了一些示意图,便于初学者
  当然还是有一些严重不足,如ugpost其慢无比,我只能用mdfa处理,但高速机
(HEIDENHAIN)后处理只改好了ugpost,故高速机只能用pm了,只能寄望未来了
作者: Yeager    时间: 2004-9-7 20:04
關於UG/Post的速度,我試過打開Turbo Mode後,原本輸出需要一分40秒的刀路,只要十秒不到;但是Turbo Mode的缺點在若是程式需要定義一些路徑點之外的敘述,可能無法輸出,或是打亂路徑點的位置.
我的做法是盡量在程序檔頭或檔尾進行參數的宣告,不要在程序與程序之間再加入額外的指令,這樣的速度個人覺得還不錯!!!
作者: cadstudio    时间: 2004-9-7 21:30
偶还没有机会试用!不过对UG的升级很看好,尤其在加工方面的改进很多,从V18到NX既可以看出!
3.再也不用担心开粗平面光不到数了,会自动跟数到余量  

自动分层,我试用了一下,感觉有一点问题,中间部分的平面余量不能保证。(但并没有过切)
螺旋下刀终于可以输出了!原来只是打断成直线!
作者: zhangcanwei    时间: 2004-9-8 18:03
羡慕得口水直流!!
作者: wukaijun2002    时间: 2004-9-8 23:51
顶啊!
  
看好NX3了,肯定比PM牛拉!
作者: joyfunwick    时间: 2004-9-9 10:31
顶 顶 顶
作者: jason26752816    时间: 2004-9-9 18:57
刚装。。,测试中.
作者: wlbhappy    时间: 2004-9-9 19:24
在哪里有得下,多谢各位老大
作者: whh1130    时间: 2004-9-10 10:15
Yeager wrote:
關於UG/Post的速度,我試過打開Turbo Mode後,原本輸出需要一分40秒的刀路,只要十秒不到;但是Turbo Mode的缺點在若是程式需要定義一些路徑點之外的敘述,可能無法輸出,或是打亂路徑點的位置.  
  我的做法是盡量在程序檔頭或檔尾進行參數的宣告,不要在程序與程序之間再加入額外的指令,這樣的速度個人覺得還不錯!!!

  
老兄,如何打开Turbo Mode.在哪里 ????????????????
作者: 6130829    时间: 2004-9-10 22:12
hen hao a
作者: Yeager    时间: 2004-9-10 22:47

作者: whh1130    时间: 2004-9-12 05:37
谢谢.万分感谢
作者: syhan    时间: 2004-9-12 11:42

作者: Yeager    时间: 2004-9-12 22:54
syhan wrote:
   
  请教,这种方式打开后,是什么原理,使之加速?  
  ++++++++++++++++++++  
  我在程式按您讲述的方法,定义了这种模式。但处理速度没有加快。不知是什么原因.  
  ++++++++++++++++++++++++++++++  
  *.def 文件这里用不用,也重新定义哪?  
   
  

  
是何原理我不清楚,不過我確定*.def也有相對應的變化!!!
您的Post是否完全在PostBuilder內建立的??若否的話可能會有問題喔!!!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9-13 14:44
Yeager wrote:
   
  
  是何原理我不清楚,不過我確定*.def也有相對應的變化!!!  
  您的Post是否完全在PostBuilder內建立的??若否的話可能會有問題喔!!!

换个方式就不会有问题了
作者: syhan    时间: 2004-9-13 17:31

作者: Yeager    时间: 2004-9-13 21:36
我用PB3.21做的,您是否版本太老???
*.def不需另外編,PB自個會改過!!不然試試jg123的法子看看.....
作者: zymtree    时间: 2004-9-13 22:27
Yeager兄的方法确实很棒,用turbo后处理速度竟然快了近七倍,有一点让我不明白的是,这么好的方法UG公司却把它给隐藏起来,是不是还不够成熟呢,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我是吃过ug后处理的亏的,心有余悸),请Yeager及版主和用过
turbo的高手谈谈
作者: whh1130    时间: 2004-9-14 10:12
各位用什么播放的,我怎么不能放???????????
作者: hallobbt    时间: 2004-9-14 10:42
我还不会用
作者: syhan    时间: 2004-9-14 17:20

作者: Yeager    时间: 2004-9-14 17:52
syhan wrote:
   
  但是mom_cutting_time变量,无法起作用。  
  时间不能统计。  
  mom_pos变量不能提取 mom_pos(2)变量。  
  
  再请教,有没有好的方法。

  
這正是Turbo Mode的BUG,線上幫助有提到!!!目前還沒聽說有解
所以Turbo Mode一打開,那些額外的東西都不能取用了,我現在把時間的計算另外做了一個PP,單獨取用;其他的還沒想到該怎麼辦
  
看看WAVE老大或其他高手有無辦法吧?!?!?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9-14 18:30
$mom_machine_time有时起作用,有时又不起作用。
作者: UG008    时间: 2004-9-14 19:43
ug NX3.0 在什么地方增强
作者: UG008    时间: 2004-9-14 19:45
兄弟我想找UG NX3.0
作者: syhan    时间: 2004-9-14 20:15

作者: flash_star    时间: 2004-9-15 15:08
改了一下,速度提高了不少,速度起码是原来的5倍以上~非常不错
我的UG是NX2.0的
mom_cutting_time不起作用的,而mom_machine_time目前都还没有不起作用的,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9-15 16:55
flash_star wrote:
改了一下,速度提高了不少,速度起码是原来的5倍以上~非常不错  
  我的UG是NX2.0的  
  mom_cutting_time不起作用的,而mom_machine_time目前都还没有不起作用的,

走带圆弧的2D外形时间准确吗?
作者: flash_star    时间: 2004-9-16 07:41
jg123 wrote:
   
  走带圆弧的2D外形时间准确吗?

这个倒还没有准确计算过呢?因为,我这边对这个时间还没那么精确,改天算算看,难道走带圆弧的2D程序计算时间会有问题?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9-16 10:18
flash_star wrote:
   
  这个倒还没有准确计算过呢?因为,我这边对这个时间还没那么精确,改天算算看,难道走带圆弧的2D程序计算时间会有问题?

算曲面加工,相差不是太远。纯2D结果是0.0 min!
作者: hp_hie    时间: 2004-9-16 10:27

作者: hp_hie    时间: 2004-9-16 10:29

作者: hanxu521    时间: 2004-9-17 16:45
哪个地方可以下载。可以说一下吗?
作者: hi-weiqiang    时间: 2004-9-17 22:06
好用吗?试试看
作者: 成浪    时间: 2004-9-24 22:41
3。0在模拟中有没有重大的突破。比如模拟完后可以旋转放大看。速度是否快了很多
作者: syhan    时间: 2004-9-24 22:45
基实模拟,我还是比较,喜欢UG18版以前,有个静态功能。从v16开始是我的最爱。
后来到nx1不知为什么没啦。nx3还能再现吗》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9-25 08:30
syhan wrote:
基实模拟,我还是比较,喜欢UG18版以前,有个静态功能。从v16开始是我的最爱。  
  后来到nx1不知为什么没啦。nx3还能再现吗》

有的,在ug_cam.def中改: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9-25 08:32
look
作者: wyzwyz    时间: 2004-9-25 16:30
从哪里能搞到软件?
作者: lwj-zy    时间: 2004-9-26 17:39
楼主就是高人!!!!
  
jg123  楼主:你给我们讲得太多。。。。太谢谢了!!
  
你有UGPOST的资料吗?我一直用*。MDF。。。。
先谢谢。。。。。
作者: chuchu    时间: 2004-9-26 20:31
偶还是用NX2。012,NX3。0以后还请各位多多指点。
作者: sunset_ayq    时间: 2004-10-17 13:48
老大我是新手,哪儿可以下NX3.0啊,我找了大半天只有九维有,但是下不了啊
作者: youjia2006    时间: 2004-10-17 15:56
jg123 wrote:
   
  换个方式就不会有问题了

  
版主,新版本的程序过滤(即走短直线指令过滤成走圆)有没有改善?如果有MC的那种过滤效果,就很好了.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10-17 16:52
youjia2006 wrote:
   
  
  版主,新版本的程序过滤(即走短直线指令过滤成走圆)有没有改善?如果有MC的那种过滤效果,就很好了.

这方面好像没有改进。。。。。
作者: jg123    时间: 2004-10-17 16:55
成浪 wrote:
3。0在模拟中有没有重大的突破。比如模拟完后可以旋转放大看。速度是否快了很多

可以随时旋转了,速度不见提高。
作者: gwb6688    时间: 2004-10-17 17:03
哪里有NX3下载 ?或在东莞地区那里可以买到质量比较好的光盘呢 ?谢
作者: meredith    时间: 2004-10-17 18:42
jg123 wrote:
   
  可以随时旋转了,速度不见提高。

  
版主说的是那个3D DYNAMIC吗,可这个速度奇慢,并不能与模型进行比较。无法发现问题啊
作者: 爱无知    时间: 2004-10-17 22:04
可以旋转就不错了
总算有提高
作者: hcl    时间: 2004-10-23 23:28
刀路 好粗  怎么把它搞细一点啊?
作者: lujiang    时间: 2004-10-24 10:19
我怎么找不到?????????/
作者: lujiang    时间: 2004-10-24 10:28
我也新来,以后请各位老大多多指点
我先谢谢了
作者: cjy888    时间: 2004-11-3 11:04
请问楼主:“类似pm的最佳等高”如何做出来的?
作者: freemcf    时间: 2004-11-3 11:34
收到
作者: chinaxpj    时间: 2004-11-3 20:41
我在测试!!!!!!!!!!!!
作者: fzhao    时间: 2004-11-6 18:48
不知道市面上有没得卖啊!
作者: 啊峰    时间: 2004-11-8 19:48
ding  
作者: 啊峰    时间: 2004-11-8 20:22
高手
作者: lxlong    时间: 2004-11-8 20:47
有2次开发的后处理,任你有几十条程序一次搞掂,且速度快.
作者: zha    时间: 2004-11-11 11:31
谢谢
作者: YAGER    时间: 2004-11-11 16:53
WHERE?
作者: moshengren    时间: 2004-11-14 08:29
cjy888 wrote:
请问楼主:“类似pm的最佳等高”如何做出来的?

顶 ,我也想知道
作者: moshengren    时间: 2004-11-14 08:37
看一看
作者: 青铜器    时间: 2004-12-25 22:02
刚装。。,测试中.
作者: spider1979    时间: 2004-12-26 11:06
感觉很爽
作者: spider1979    时间: 2004-12-26 11:15
还行,不错,很好
作者: kqivfym    时间: 2004-12-27 12:25
不错,很好 ,不过我还没装
作者: davy102035    时间: 2004-12-30 18:55
我用了4个月的NX3了!感觉是加多了现在最流行的高速加工刀路,但是这些刀路是我们公司要求UG公司加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用过!我们使用以色列刀具!直径16的刀具一次的下刀深度达16MM.使用侧刃铣削,效率翻了3倍!牛吧~~~但是刀具路径不是很理想!要不断的检查和试用各种参数才能达到!否则后果大家可以想象~NX3还加多了二次开粗和CAVITY可以选择加工面!这点给我们做模具的提高了编程的效率!
但是问题是NX2存在的刀路计算错误的问题还是存在!没有很好的改善!只有期待后续版本能够给大家满意的答复了~~
作者: ayue_z    时间: 2004-12-30 19:48
还没用,就有无奈。
时间限制,还有原NX2的开粗刀路,用NX3重算,会不一样。。。。 应会用许多问题的。
作者: joewls    时间: 2004-12-30 21:57
UG3。0总是过切,帮帮我?
作者: tong8678    时间: 2005-1-5 14:13
大家用UGNX时~~~如果不规则的产品要分中的话是用什么命令啊~~~~~
  
在CIMATRAN中可以用SWEEP这个命令~~~在UG中是用那个命令啊~~~~~
作者: H168    时间: 2005-1-6 14:50
用了三个月左右!
好处有不少,但......
时间限制!
不稳定!
还干扰2.0!
过切!!
表面质量差!!!
被我卸了!!!
望UG3.0+X版!!!!!
作者: kevin.yang    时间: 2005-1-7 11:46

作者: kevin.yang    时间: 2005-1-7 11:47
我頂
作者: 不象    时间: 2005-1-8 14:38
正准备装 3.0
作者: yimingchengshi    时间: 2005-1-19 21:28
關於UG/Post的速度,我試過打開Turbo Mode後,原本輸出需要一分40秒的刀路,只要十秒不到;但是Turbo Mode的缺點在若是程式需要定義一些路徑點之外的敘述,可能無法輸出,或是打亂路徑點的位置.  
我的做法是盡量在程序檔頭或檔尾進行參數的宣告,不要在程序與程序之間再加入額外的指令,這樣的速度個人覺得還不錯!!!
作者: wufanm    时间: 2005-1-20 19:43
我一开始也是不习惯 不过现在用着很舒服了
特别是层的设置用起来很方便
而且对于型腔铣增加了直接选面功能  本来以为没必要
不过有时候确实很方便的
作者: sjf5210    时间: 2005-1-29 13:06
等我学会了再谈,还不知道到哪里学呢?学费是多少?
作者: zhfeng    时间: 2005-1-29 21:18
3.0量角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还不会用啊,烦
作者: lfw634    时间: 2005-1-31 00:56
刀轨太粗.能不能搞小一点!!!
作者: qiyi_zh    时间: 2005-1-31 13:45
请问各位老大,怎么学习Ug
作者: daixian    时间: 2005-2-4 19:55
我本来是为了看看的
作者: YEGUANGEN    时间: 2005-2-7 12:19
不是说nx3不稳定吗。
  
怎么现在那么多的人用呀。
  
看来我有点落后了。
作者: lhy564    时间: 2005-2-14 14:30
老是出现“an error oceured in regenumkey 234"不知如何解决?
作者: 迷彩帽    时间: 2005-2-15 16:54
XIE XIE!
作者: 陈静    时间: 2005-2-16 15:21
--------------------------------------------------------------------------------
  
我还不会用
作者: lezaiwvwv    时间: 2005-3-1 21:32
初学中
作者: netfinder    时间: 2005-3-2 08:14
刚用
作者: hhj01    时间: 2005-3-2 17:22
各位高手二次开粗是那个啊,请多多指教。我是新手啊
作者: xiedaik    时间: 2005-3-14 17:18
请问pm是什么?ug如何进行高速加工
作者: xulongfei-214    时间: 2005-4-3 15:52
那位大哥能吧3。0安装步奏写清楚点,小弟谢了!
作者: wf1047    时间: 2005-4-3 16:51
jg123 wrote:
look

这种方法有时不能用,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实体模拟出来
只有一块平面?
请各路高手赐教,如何每试必灵
作者: gebala    时间: 2005-4-3 20:08
很好!
作者: gebala    时间: 2005-4-3 20:15
怎么才能快点积分
作者: gebala    时间: 2005-4-3 20:17
怎么 才能快点积分
作者: 王昌猛    时间: 2005-4-3 20:26
功能加强了,但操作性却很不习惯,如拉伸,1.0;2.0只需要点击中键,填填几个筒单的数就ok了;分析距离也是要样,我用一个快速键,便可知道我想知道的,而3.0做不到.............!!!!!!???
作者: cam-yp    时间: 2005-4-16 16:08
经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警告
作者: 风云际会    时间: 2005-5-12 04:31
看了,顶一下啊
作者: MQJ_win    时间: 2005-5-14 19:58
同意一楼意见,我有同感........
作者: iclock    时间: 2005-5-14 22:57

作者: kgdidt    时间: 2005-10-13 16:35
感觉不错但打开所在的POST BUILDER,按楼主的方法却没有能够找到那一项更别说IMPORT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