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注塑模设计原则
[打印本页]
作者:
cqlijian
时间:
2002-10-21 11:46
标题:
注塑模设计原则
注塑模的设计原则一般包括如下:
。单向流动
。流动平衡
。恒定压力梯度
。最大剪切应力
。熔接痕/熔合痕放置
。避免滞留
。避免潜流
。可控制的摩擦加热
。流道热阀
。可接受流道/型腔比
以下是这些模具设计原则的基本解释。
单方向的流动设计原则是保证在填充过程中,塑料应该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并且保持一个直的流动前沿。这导致单方向定位的产生。
平衡的流动 所有的流动路径应该是平衡的 那就是,在相同时间以相同压力进行充填 。
压力梯度 最有效率的填充方式是压力梯度 (压力降低对单位长度) 沿着流动路径是固定的时候。
最大剪应力 最大剪应力
剪应力在填充的时候应该是小于材料临界的最大剪切应力,数值依赖于材料和应用。
熔接/融合位置 在最不敏感部位放置熔接和融合线 。
避免滞留 仅可能避免在流体流动路径分为厚的和薄流动路径那里设置浇口。
避免潜流 通过浇口的设置避免潜流保证流体在最 后充填区相遇。
磨擦加热 为控制的磨擦加热设计流道, 增加型腔熔体温度,这将在产品中获得较低的应力,而不不引起塑料的降解因塑料长期处于较高的温度。
流道热阀 利用热阀设计流道系统, 保证浇口冻结时型腔刚好充填完毕和已充分保压这避免在模具充填完毕后过保压或产生倒流。
流道/型腔比 为高压力降设计流道系统, 使流道材料最小获得一个低比率的流道/型腔设计。
在通常的模具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保证设计模具的合理性,而这些原则对注塑CAE分析结果的研究提供的分析依据
作者:
licanhui
时间:
2002-10-30 22:11
有收获.谢!
作者:
mcad
时间:
2002-12-31 15:13
谢
作者:
3344
时间:
2003-1-1 22:01
3q
作者:
ABBC
时间:
2003-1-1 23:00
谢
作者:
xmandgy
时间:
2003-1-1 23:57
谢谢::T::T::T::T::T
作者:
wxfc
时间:
2003-1-2 16:35
支持!
作者:
tl4808
时间:
2003-1-26 23:21
谢谢
作者:
yyq23
时间:
2003-1-27 10:45
Good
作者:
寄生草
时间:
2003-1-27 11:24
谢谢!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27 19:49
哇!
這裡也有模具的"東東"呀!
真好…!
作者:
长城
时间:
2003-1-28 08:40
第一次来这里,没想到有好东东!
看来以后多来光顾!
作者:
icezf
时间:
2003-2-12 22:57
有收获,好东东!
3Q 斑竹
作者:
langz
时间:
2003-2-13 11:16
3q3q
作者:
mabro
时间:
2003-2-24 23:32
很好多谢大哥以后能多来点啊谢谢
作者:
pananpin
时间:
2003-3-31 12:44
Very good..
作者:
cadman
时间:
2003-4-2 10:30
这个教材我有,且我全都翻成中文了。若朋友需要,我可按章上载些。
作者:
bunny
时间:
2003-4-2 13:02
需要!
作者:
cadman
时间:
2003-4-3 09:15
8.
成形问题 ... 周期时间/零件重量
可能的问题是:
循环时间 (注射,保压, 冷却和顶出)
机器/ 人工费
产品的重量
原料成本
对循环时间的影响
最合适的生产率需要循环时间和产品重量同时满足。
最小化这些方面 (并保证质量) 确保经济的生产 (节约)
如其它部分讨论, 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并进行平衡决定最适成形条件 (工艺/设计)
如果循环周期和零件重量被最小化,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什么问题?
减少循环周期要求
增加充填速度
优化流动方式
缩短冷却时间
增加充填速度的可能产生的反作用是什么?
缩痕
较大的零件重量
过保压
包气/ 焦斑
考虑模具将会如何充填
包气时常发生在快速充填而模具的排气较差时
比较快速的流动会对融体温度有什么影响?
冷却
加热
磨擦热产生提高了融体温度
影响
较低的应力水平
较高的模具温度
平衡需要
增大应力
(比较大的压力)
减小应力
(磨擦热)
充填时间
(充填速率)
冷却时间
(熔化/开模影响)
但是不同的材料会有所不同
改善在模具内的流动可通过提高温度减小材料的粘度达到 (起始熔化/磨擦加热)
减小粘度会导致问题?
充填不完全
显著的熔接线
包气
逃料
融化流体更自由的流动
减少的粘度引起逃料
当粘度被减少的时候
更自由的融体流动
比较少的压力被损失在浇口/流道上
( 较多的压力在模具之内)
这可能导致逃料,除非压力是受到控制
有较高熔化温度的零件冷却时间较长
进一步的平衡是需要
(改良的流动)
使冷却时间最短需要
将熔化/开模温度最佳化
最小化零件重量 ( 比较少量冷却)
降低熔化温度导致
在零件中的产生较大的应力
差的熔接质量
( 再一次平衡是需要的 - 冷却时间/ 填充时间)
减少零件的重量需要
减小过保压 (平衡的流动)
比较大的收缩 (除了比较少量应力之外)
通过设计来使应力/翘曲最小
减小强度 ( 材料为肋,加厚)
使生产率和零件质量最佳化的解决办法是可能的
通过平衡所有的因素
决定合理的设计和工艺条件以满足零件生产要求
结束"循环时间/零件重量"
一般谁都不知道这些问题存在
通过保压最佳化能更进一步地减少循环时间
平衡可能是必须的 - 比较快速的充填速度将增加冷却时间
有效率的冷却
(降低应力/提前开模等)
降低应力水平与提高熔化温度有关,这将会准许在较高的温度下开模具(循环时间减少)
这是一个培训多媒体教材格式,可看看。
作者:
wxgid
时间:
2003-4-3 10:09
我想要一些看看,谢谢这位仁兄了
作者:
zhuifeng
时间:
2003-4-3 16:48
hao
作者:
shot
时间:
2003-4-3 18:24
刚学,多指教
作者:
draco_hcy
时间:
2003-4-5 08:50
这是什么教材啊?请指教
作者:
cadman
时间:
2003-4-8 12:57
Moldflow公司基础培训教材。
作者:
laogui2003
时间:
2003-4-8 18:50
操作手册更详细,并且有很多学习的实例
作者:
cadman
时间:
2003-4-9 09:52
成形问题 ... 逃料
逃料是当材料从应该正常密封的模 具分型面之间脱逃
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锁模吨位吗?
对
错
逃料可能是不适合的密封和/或压力/ 锁模问题的结果
逃料可能是由於
不合适的密封
模板间的配合问题
障碍 (油脂,渣,碎片)
锁模吨位不足
在模具中的高压
不合理的型腔布局/浇口位置
过保压部分
不平衡的成形变量
(材料的粘度,充填速度,浇注系统)
通过平衡模具设计和工艺条件以生产最佳质量产品
模具设计影响
成形变量
压力 (充填/型腔)
材料的粘度
(温度变化)
流动平衡
过保压
材料的粘度
粘度减小当熔化温度增大
哪个流道系统粘度降低最大?
流动产生热
除了最初的熔化/模具温度之外,粘度在流体通过窄 的路径 (薄的流道,管道)时由于磨擦和 剪切加热而被降低
磨擦加热的程度依赖于
流动路径大小 (厚度,长度)
充填速度 (熔化速率)
通常, 铸壁厚度变更超过 50% 是气馁的
降低粘度
流动比较容易
型腔压力过大
逃料
机器的设置 (压力) 将会需要调整以避免逃料
零件的设计 (尺寸) 可能需要修改
这个线是空白的 - 没有主文! ******************************************************
这个线是空白的 - 没有主文! ******************************************************
可能需要一个平衡
在影响逃料的因素之间的要获得一个平衡 (其他的问题可能发生)
流动平衡
不均衡的流动和过保压在单元 3 中被讨论
显示的零件在什么地方最有可能发生逃料?
在你认为的位置上选择
逃料更有可能的在过保压区域中
逃料可能在填充时有过保压区域中发生当它在其它部分之前完成充填
模具的一些部分,在其它部分之前充填结束,压力增大因为较多的塑料在保压时进入那个区域
这个压力可能超过锁模压力并导致逃料 (象应力和翘曲)
平衡流动获得的方法
选择浇口位置
合适的流道尺寸
导流器/减流器
将使逃料减少
将设计最佳化可能避免许多特定问题的发生 (... 但是可能引起另外的)
需要考虑设计的所有方面
结束"逃料"
作者:
cadman
时间:
2003-4-9 09:54
操作手册现在没有中文的,看起来有些不方便。
作者:
laogui2003
时间:
2003-4-9 12:24
斑竹不是正在组织人翻译嘛
作者:
cbr
时间:
2003-5-8 22:05
看不懂,请举例。
作者:
chadyeh
时间:
2003-6-30 15:04
3q
作者:
dillon622
时间:
2005-10-16 00:52
收获很大
作者:
yongpan831
时间:
2005-10-17 22:26
挺好!
作者:
wxsok
时间:
2005-10-21 08:54
学了一些理论。
作者:
wang1021
时间:
2005-10-21 09:41
谢
作者:
hailukong
时间:
2005-10-28 02:56
多謝
作者:
juntail
时间:
2006-1-5 20:45
好东东,顶!!!
作者:
risk
时间:
2006-1-6 00:28
长了见识!
作者:
sunny_tao
时间:
2006-1-6 13:46
謝謝﹗﹗﹗
作者:
xcwxie
时间:
2006-1-6 14:33
热阀设计,是怎樣來控制模具充填完毕后过保压或产生倒流,正確合理控制澆口凍結
請教各位?
作者:
pan_417219
时间:
2006-1-6 23:27
xiexie
作者:
colinrh
时间:
2006-2-15 12:15
谢谢
作者:
nicolasyyy
时间:
2006-2-15 13:29
謝謝
作者:
tudou0962
时间:
2006-2-18 19:28
XIEXIE
作者:
xiaotangfox
时间:
2006-4-29 14:19
谢谢
作者:
☆开心果☆
时间:
2006-5-2 09:48
谢谢楼主! 现在正在进行模具设计,真是收获不小啊!
多谢了!
作者:
zcjxp
时间:
2006-5-2 14:40
谢谢
作者:
wgl4526
时间:
2006-8-2 21:06
谢了!
作者:
hcf6942
时间:
2006-8-17 09:14
很感谢
作者:
dalink
时间:
2006-8-17 11:09
顶一下 !
作者:
guansf2618
时间:
2006-8-18 14:40
谢谢楼主大人的好帖子!!!
作者:
guansf2618
时间:
2006-8-27 10:38
呵呵,最近人气不咋样呀!
作者:
zcjxp
时间:
2006-8-27 15:23
you JIAN DAN
作者:
tuleacolg
时间:
2007-1-6 10:51
好的,有收获
作者:
zcjxp
时间:
2007-1-6 13:15
谢谢!
作者:
lin1978
时间:
2007-1-8 09:05
好东西
作者:
lizhaoyuan23
时间:
2007-1-26 19:26
謝謝
作者:
FisheryBoy
时间:
2007-3-19 08:29
好东西,看了后有收获。谢谢!
作者:
anglefigo
时间:
2007-3-19 09:53
谢谢!!!不知能否来个MOLDFLOW大教堂了
作者:
dhtzq
时间:
2007-4-6 19:06
xiexie
作者:
苦力一号
时间:
2007-4-6 21:29
有道理,只是太抽象
作者:
hitlor5
时间:
2007-4-19 12:51
thank you
作者:
supers55
时间:
2007-7-20 22:43
谢谢!
作者:
UGstady
时间:
2007-7-20 22:52
只有顶的份
作者:
Awen83
时间:
2007-11-24 15:47
学习```
作者:
peter8888
时间:
2007-12-6 01:19
有没有高手呀?
作者:
wuqingmao
时间:
2008-1-11 22:41
标题:
幸甚
善~~成长中有你的指点!
作者:
神雕
时间:
2008-1-12 01:38
Good
谢谢!
作者:
sunweiILOVEYOU
时间:
2008-1-18 20:32
不知能不能把这些资料发给我,,没翻译出来也可以,本人非常感激!
sunwei0606@qq.com
请发到此邮箱!
作者:
addi
时间:
2008-3-18 13:59
不错,学到东西了。
作者:
seaky_cheng
时间:
2008-3-19 23:20
同感!好贴!
谢谢!
作者:
长伴天涯
时间:
2008-3-20 10:37
很好,在moldflow的培训资料里也有这部分内容的介绍
作者:
沙漠之缘
时间:
2008-5-10 17:07
顶一下!!!
作者:
IAMMJK
时间:
2008-5-13 15:39
谢谢!这方面的解释对MOLDFLOM的分析很有用!
作者:
hzz8531911
时间:
2008-6-17 21:17
标题:
谢谢老大!!!!!!!!!
作者:
yang.s.x
时间:
2008-6-25 09:48
Moldflow与模具设计有很大关系.
作者:
huajie
时间:
2008-7-14 08:59
楼主热心肠!
再次感谢
作者:
爱人民
时间:
2008-8-18 23:32
谢 谢 ! ! ! ! !
作者:
zoe255
时间:
2008-8-21 19:06
标题:
收获不少,谢谢
收获不少,谢谢
作者:
loyouliuzy
时间:
2008-9-8 22:15
标题:
3Q
我是做阀门的,请问怎么分析金属阀门.如CF8M
作者:
傻根
时间:
2008-9-27 09:56
看过了,谢谢!
作者:
老虎辉
时间:
2008-11-30 10:26
谢谢!这些是基本原则,不过很有用。
作者:
mabohb
时间:
2008-12-26 07:23
谢谢好人!!
作者:
zgsdymq
时间:
2008-12-30 13:19
专业,经典
作者:
cadmeister
时间:
2008-12-30 21:29
收下了,下来看看
作者:
cadmeister
时间:
2008-12-30 21:29
太谢谢了啦
作者:
zhihuimu
时间:
2009-2-14 10:19
标题:
dd
注塑模设计原则
顶一个
作者:
catiycore
时间:
2009-2-18 16:32
谢谢::T::T::T::T::T
作者:
yyx1125
时间:
2010-7-7 23:59
有收获啊
作者:
mike915
时间:
2011-4-29 10:08
谢谢楼主!!!
作者:
xd2008
时间:
2011-5-10 18:2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NYQT2009
时间:
2011-8-23 08:07
有收获.谢!
作者:
柒墨
时间:
2011-9-30 11:00
谢谢。
作者:
pl198667
时间:
2012-2-21 23:19
顶
作者:
howardseko163
时间:
2012-3-12 11:55
作者:
QQ1623432176
时间:
2012-3-21 10:13
謝謝1111
作者:
mlguo
时间:
2012-3-25 18:21
空談 理論 沒有詳細的資料!
作者:
liangjinwen
时间:
2012-7-25 23:25
慢慢参透!
作者:
无@名
时间:
2013-1-9 09:00
谢谢!
作者:
genanbao
时间:
2013-1-9 10:28
很有逻辑
作者:
xjd125
时间:
2013-1-14 13:11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