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求助】ug在此处下刀为什么会过切? [打印本页]

作者: nb-xiao    时间: 2002-2-20 14:40
标题: 【求助】ug在此处下刀为什么会过切?
ug在此处下刀为什么会过切? :~):?)
作者: cadit    时间: 2002-2-20 19:13
换17.0.2.2试试
作者: nb-xiao    时间: 2002-2-20 22:32
cadit wrote:
换17.0.2.2试试

17.0.2.2没试过,但ug在狭长区域(比刀直径略大)进刀时,容易过切,尤其用螺旋下刀。我现在不太敢用ug走刀,cimatron刀路很稳定。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作者: cadit    时间: 2002-2-21 11:12
17.0.1的CAM问题确实很多
作者: nb-xiao    时间: 2002-2-21 20:54
cadit wrote:
17.0.1的CAM问题确实很多

你都碰到那些问题?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作者: pepsi    时间: 2002-2-21 22:27
應該是ug的進退刀一直沒有改進
早期ug就有這一個問題了
雖然號稱是用圖形式刀具計算
但是進刀好像沒有改善
在用ug的cam時
一定是開toltmac.....的功能(好久沒用了,忘了怎麼拼了)
然後要注意提刀方式, 盡量少用提刀至上一層,多用提至安全平面
當然也要記得設安全平面
然後進退刀要配合加工外形去設定
它的內定值是2.54, 然後退刀,在一般情形都設為0, 讓刀具直接提刀
  
你可以試著做幾個試驗, 看ug有沒有去計算進退刀是否會過切!
(我印象中ug是不計算進退刀是否會過切的)
作者: nb-xiao    时间: 2002-2-22 19:43
pepsi wrote:
應該是ug的進退刀一直沒有改進
早期ug就有這一個問題了
雖然號稱是用圖形式刀具計算
但是進刀好像沒有改善
在用ug的cam時
一定是開toltmac.....的功能(好久沒用了,忘了怎麼拼了)
然後要注意提刀方式, 盡量少用提刀至上一層,多用提至安全平面
當然也要記得設安全平面
然後進退刀要配合加工外形去設定
它的內定值是2.54, 然後退刀,在一般情形都設為0, 讓刀具直接提刀
  
你可以試著做幾個試驗, 看ug有沒有去計算進退刀是否會過切!
(我印象中ug是不計算進退刀是否會過切的)

  
多谢指教!
用提刀至上一层的方法,吃过几次亏,现已不敢再用。
退刀设为0,我去试一试。
作者: michaelsun    时间: 2002-4-12 22:25
在此你不要用斜线下刀,用沿刀轴下刀就可以解决过切问题!
  
这也是由于UG对下刀一直没有很好的改进遗留下来的问题!
  
xx(
作者: nf_dog    时间: 2002-4-12 23:03
nb-xiao wrote:
[quote]pepsi wrote:
應該是ug的進退刀一直沒有改進
早期ug就有這一個問題了
雖然號稱是用圖形式刀具計算
但是進刀好像沒有改善
在用ug的cam時
一定是開toltmac.....的功能(好久沒用了,忘了怎麼拼了)
然後要注意提刀方式, 盡量少用提刀至上一層,多用提至安全平面
當然也要記得設安全平面
然後進退刀要配合加工外形去設定
它的內定值是2.54, 然後退刀,在一般情形都設為0, 讓刀具直接提刀
  
你可以試著做幾個試驗, 看ug有沒有去計算進退刀是否會過切!
(我印象中ug是不計算進退刀是否會過切的)

  
多谢指教!
用提刀至上一层的方法,吃过几次亏,现已不敢再用。
退刀设为0,我去试一试。 [/quote]
  
   有人对Transfer Method使用Previous Plane选项有误解,这完全错怪UG了.UG使用此选项计算刀具路径是没有错的,这可以从刀路模拟得到证实.在实际加工中,刀具没有提高足够高度避开障碍物,很可能是机床的控制系统"搞鬼",或者是后处理器作怪.
   我本人亲身经历了这种体会,我当时使用了这个选项,结果撞刀了.我用了差不多大半天时间才找到真正的罪魁祸手是控制系统,而不是UG.
  另外,小心使用直接提刀方法,因为快速垂直提刀时,刀具可能会划伤已加工面,这也有损刀具的使用寿命.
作者: lzy621x    时间: 2010-11-9 22:28
我也遇到此问题
把螺旋直径改小能避免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