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一个模具设计师的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4 18:07
标题: 一个模具设计师的建议
作为一个模具设计师.我们经常和产品设计师沟通.那么,现在有几个问题是令我们很头疼的---1.产品设计图纸上标有公差,可是3D立体并没有反应公差,所以每次都要去改立体  2.很多产品有大量的R角,可是我们为了脱模又要加勾配,所以必需要恢复R后勾配再加R,这样一来有可能改变形状,违背设计者的本来意图;尤其是一些没有履历的文件,做起来很麻烦.
请产品设计师们PP
作者: jafy_306    时间: 2004-6-4 18:17
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頭痛......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04-6-4 18:20
产品设计师水平应该较全面才行!他们考虑才对!但是难免有混水摸鱼之辈,于是出现了楼上的现象!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列出所有的不合理项目!建议更改!如果不同意!增加设计费用!
作者: wuhongqi    时间: 2004-6-5 10:05
一楼所说的公差是不是单向偏差转对称偏差的问题,这点可以在模具零件当中用公差控制,没必要转成对称公差.至于勾配(拔模?)可以像三楼所说一样要求产品设计做,不过要提出分模的建议,因为产品设计有的对模具不是很精通.但不同意三楼说"浑水摸鱼",因为业务重点不一样.
作者: sonygw    时间: 2004-6-5 11:08
yr1800 wrote:
作为一个模具设计师.我们经常和产品设计师沟通.那么,现在有几个问题是令我们很头疼的---1.产品设计图纸上标有公差,可是3D立体并没有反应公差,所以每次都要去改立体  2.很多产品有大量的R角,可是我们为了脱模又要加勾配,所以必需要恢复R后勾配再加R,这样一来有可能改变形状,违背设计者的本来意图;尤其是一些没有履历的文件,做起来很麻烦.  
  请产品设计师们PP

“3D立体并没有反应公差”谁建模的时候会去画个有公差的东西,不都是敲入明确的一个数据吗?不知道楼主什么意思?那楼主希望别人怎么做?请指教?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5 12:26
"一楼所说的公差是不是单向偏差转对称偏差的问题,这点可以在模具零件当中用公差控制"回四楼----我们的入子(又称型芯)都用NC加工,怎么控制?就算你一时不改,编程的也会提出要求.
回五楼朋友---的确,从我们的客户得到的数据还没有反应公差的.(客户一般是日本的--Toshiba,Sony,Canon,Espon,Stanley,Fujitsu,Brother等)但这确实是我们模具设计师的心腹大患!大家可以沟通嘛!不过,你们设计的产品没有反应公差的话,必然模具设计的纳期会加长,嘿,那有的赚嘛!!!(BOSS要骂人拉!)一般处理产品花费的时间要占整个设计时间的1/3!!!
作者: wuhongqi    时间: 2004-6-5 17:06
回yr1800:我也是做过模具的,我们当时的处理方法是在2D图面上加公差,公差的数值以可以实现制件要求为原则.制件真正需要控制严格公差的也就那么几个尺寸,这点可以办到.你的模具零件图也不会都是对称偏差吧,我想你提到NC,那么NC编程的补正应该了解的,设计时把补正值说明即可,别被加工的蒙了.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5 17:36
回楼上,我现在正在设计一套ESPON打印机的部件,一共有三十处不是对称公差,你要对NC一个个讲嘛?那还要和EDM的讲拉!不如做进出,到后期修尺寸那就更头大拉!
作者: townyee    时间: 2004-6-5 23:02
yr1800 wrote:
作为一个模具设计师.我们经常和产品设计师沟通.那么,现在有几个问题是令我们很头疼的---1.产品设计图纸上标有公差,可是3D立体并没有反应公差,所以每次都要去改立体  2.很多产品有大量的R角,可是我们为了脱模又要加勾配,所以必需要恢复R后勾配再加R,这样一来有可能改变形状,违背设计者的本来意图;尤其是一些没有履历的文件,做起来很麻烦.  
  请产品设计师们PP

  
兄弟:
      你见过3D标工差吗?
      实际上有的时候,结构设计也对你们有谅解的!
      譬如一些不关键的尺寸,一般卡的都不是很严
      我验收模具一般只注意配合尺寸,关键尺寸(图纸中2D工差尺寸)
      对我来说,我关心的是外形和内外配合,只要这些满足,其他的可以放宽的
      我们一般要求是:2D标注尺寸必须保证,一般未标尺寸以3D为准
      一般我们开模给厂家都是2D,3D,他从3D提取外形,对于关键尺寸还是  
     要检查吧!你先检查一下就对了。
    
     沟通是很必要的,这样你才知道那些地方重要,哪些地方次要
     你的第二点,我不是很了解,不过不加R,外观不好看的,而且操作不便的
  
     其实结构设计对模具知识的掌握是有一些要求的,当然不如你们精。我们这里通常流程:
     1.结构设计3D完成
     2.检查干涉
     3.有经验的师傅级人物,提出意见
     4.厂内工艺(塑压,模具)提出意见
     5.模具厂家看实体
     6.完成2D和传实体给模具厂家
   
      
作者: 屋屋    时间: 2004-6-6 11:38
在3D中如何反映公差?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6 14:08
townyee wrote:
   
  
  兄弟:  
        你见过3D标工差吗?  
        实际上有的时候,结构设计也对你们有谅解的!  
        譬如一些不关键的尺寸,一般卡的都不是很严  
        我验收模具一般只注意配合尺寸,关键尺寸(图纸中2D工差尺寸)  
        对我来说,我关心的是外形和内外配合,只要这些满足,其他的可以放宽的  
        我们一般要求是:2D标注尺寸必须保证,一般未标尺寸以3D为准  
        一般我们开模给厂家都是2D,3D,他从3D提取外形,对于关键尺寸还是   
       要检查吧!你先检查一下就对了。  
        
       沟通是很必要的,这样你才知道那些地方重要,哪些地方次要  
       你的第二点,我不是很了解,不过不加R,外观不好看的,而且操作不便的  
  
       其实结构设计对模具知识的掌握是有一些要求的,当然不如你们精。我们这里通常流程:  
       1.结构设计3D完成  
       2.检查干涉  
       3.有经验的师傅级人物,提出意见  
       4.厂内工艺(塑压,模具)提出意见  
       5.模具厂家看实体  
       6.完成2D和传实体给模具厂家  
      
         

  
我不是反对结构设计加R,相反我们很欢迎,因为这样一来可以NC加工出来,节省电极(当然R较大才行),小R也好啊,毕竟完全的直角基本做不出来的!!!我是希望你们提供不带R角的3D给我们勾配,完拉我门再加上R角!!!若有好的PRO/E带履历档也可以啊!!!产品设计一定要注意前模和擦穿处的设计,最好你门加上角度,不然我们从模具方面考虑,加的角度较大,可能违背原设计意图!
作者: ideas    时间: 2004-6-6 20:20
我们公司的产品都是做了拔模角的,插穿位都有考虑出模,一般能否作出模具,都做到心里有数。
平时工作中也做些分模的工作,我觉得对产品的设计很有帮助
建议产品工程师都要熟悉分模,这是作为一个产品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6 22:11
ideas wrote:
我们公司的产品都是做了拔模角的,插穿位都有考虑出模,一般能否作出模具,都做到心里有数。  
  平时工作中也做些分模的工作,我觉得对产品的设计很有帮助  
  建议产品工程师都要熟悉分模,这是作为一个产品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作者: huyuejun    时间: 2004-6-7 08:20
*若有好的PRO/E带履历档也可以啊*
我的習慣是不可以給帶履歷的檔的,因為可能你們在操作中會出現誤改動的情況。到時就說不清楚了
作者: Mr.lo    时间: 2004-6-7 11:50
屋屋 wrote:
在3D中如何反映公差?
我也想知道
作者: terid    时间: 2004-6-7 16:35
这一点还是要学学小日本的技术的.
所有的产品设计一目了然,3D拔模,R角,PL全做好.
公差2D标好.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7 22:23
楼上兄弟说的半对,就我们接触的客户(TOSHIBA,SONY,FUJITSU,HITACHI,BROTHER,STANLEY,CANON,ESPON等),要说做的最好的要算TOSHIBA,日立和STANLEY的数据不行,其他一般!给我门带履歷的檔,我门就可以把倒角的履歷删掉嘛!当然,最后若是我们忘了加上R角,自然是我们的责任了!
作者: lgt    时间: 2004-6-7 23:52
yr1800 wrote:
楼上兄弟说的半对,就我们接触的客户(TOSHIBA,SONY,FUJITSU,HITACHI,BROTHER,STANLEY,CANON,ESPON等),要说做的最好的要算TOSHIBA,日立和STANLEY的数据不行,其他一般!给我门带履歷的檔,我门就可以把倒角的履歷删掉嘛!当然,最后若是我们忘了加上R角,自然是我们的责任了!

  
老兄,你们说的履历档是什么东东啊?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8 12:25
lgt wrote:
   
  
  老兄,你们说的履历档是什么东东啊?

  
现在流行的设计软件都是参数化的嘛,就是带履历的文件拉!!
作者: 13651497682    时间: 2004-6-12 13:22
我是做产品设计的,给个2D图给模厂就行了,一切在2D图中说表达清楚。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12 21:40
13651497682 wrote:
我是做产品设计的,给个2D图给模厂就行了,一切在2D图中说表达清楚。

  
模厂有的赚了!还要加收2D-->3D的MONEY哦!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4-6-13 17:59
townyee wrote:
   
  
  兄弟:  
        你见过3D标工差吗?  
              
         

我只知道日本很多模具设计中,3D会把公差做出来.打个比方,型扳开框,如果型芯尺寸是200X300的话,型扳上就做200.01X300.01,不知兄弟是否是这个意思?
作者: TTLLL    时间: 2004-6-21 17:36
本人看了楼上各位的贴受益颇多,有几个地方不懂,是比较菜的问题,在产品结构设计上本人还是个菜鸟呢。
1、模具设计时去掉R角勾配,这勾配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拔模啊?
2、3D图档带履历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模型树里面的特征呢?也就是说不要输出成igs等格式的文件,方便模具设计师修改,对吗?
还请各位指教。
作者: ccixf    时间: 2004-6-21 20:48
“勾配”就是拔模的意思!!!
不过我也觉得产品结构设计师们要在模具这方面多了解了解,这样的话大家沟通起来不是更方便容易吗?
作者: howarl    时间: 2004-6-22 01:44
我觉得就在2D中就可以了
作者: seamanchen    时间: 2004-6-22 08:46
我认为做产品设计的是必然要知道模具知识的.要不然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很难出模的.他的设计意图可能会考虑不到出模问题.我认为关健的是沟通.此外每个公司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在一些公司对这些从业人员的要求越高.做产品设计的.要求会模具设计.甚至还要会加工编程.所以呢我们必须每天进步.
作者: apajd    时间: 2004-7-21 20:09
結構設計人員的確要多了解模具方面的知識,才能設計出好的産品。
作者: ray_peng    时间: 2004-7-22 09:44
认同。一个好的结构设计工程师必要要了解模具方面的知识。实际上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有一个承上启下之能力。承上:外观设计、启下:模具设计
作者: huangjian.pro    时间: 2004-7-22 10:57
各位兄弟谈的非常好.各位能就外观到结构这一过程作一讨论吗?比如说作外观的要不要考虑尺寸问题,等等.
作者: 完美风暴    时间: 2004-7-22 16:34
ray_peng wrote:
认同。一个好的结构设计工程师必要要了解模具方面的知识。实际上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有一个承上启下之能力。承上:外观设计、启下:模具设计

  
如上所说的只是产品的可加工性
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可实现性、可生产性、可靠性、成本 。。。。。。
  
----------------------------
深圳艾迪亚产品设计公司
https://www.idealdesign.com.cn/
作者: 小新新    时间: 2004-7-27 11:23
我是产品设计的(多年),我认为2D图应全方位反映了零件的结构、性能。3D只不过是对模具设计提供方便,以前不是没有3D软件吗
作者: kang_fu    时间: 2004-7-27 19:19
我做过几年模具,现在做产品设计,我想产品工程师有必要先做一段时间模具,关于3D标尺寸公差问题,WILDFIRE 2有加此功能(PTC公司有介绍)至于2D和3D图关系问题,目前应该以3D做结构,2D看公差,以后软件功能及标准化发展会逐渐放弃2D,目前2D的作用已比以前弱了,毕竟科技以人为本,3D比2D识图方便。
作者: sixer    时间: 2004-7-28 10:37
显然在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到拔模的问题,尤其是影响外观的较大的拔模的地方,应该先做的。不然很多后面的特征有继承性,更改起来很麻烦的。
作者: gpc    时间: 2004-7-28 13:00
我也来说上两句,关于结构设计的公差和拔模问题,我也是思考了很久,还好我原是做模,现做手机结构设计,考虑起来不是很头疼,个人觉得:
  
1.拔模角最好由结构设计师来做,当然前提是你要懂模。我以前做模吃过这方面苦头,每开新模常常要花上半天来和客户交流做拔模角,费时费工,出力不讨好;
  
2.机械同仁都知道任何尺寸必有公差:
     一般产品设计采用3D时零配零(配合处)、2D图纸加公差(基轴制、基孔制),然后丢给正规模具厂处理了事,其实你没做的工作模具的兄弟们在做(当然俺也做过)!他们把基轴制基孔制换算成对称公差,并反映到3D上(没办法,分模必须用3D数据)或由CAM的同仁实现(编程补正)。
  
    一般的模具厂加工制造能力并不稳定,仗着现在的模具工艺水平(0.02的精度传统模具还是可以达到的)满工厂找不到有公差的2D图纸,公差转换也常常因为时间紧迫省了或是根本就没有,很难保证不出问题,CAM一旦过切一点点塑胶配合就有问题,反反复复的修模,越修越烂,很难保证效率!而此时产品采用对称公差就可以大大减少模具出错的机会。
  
     结构设计的公差和拔模问题,虽然可由模具设计来处理,可是牵扯到造型、产品配合的功能性以及本身两个行业的区别,往往不便处理!因此产品设计者最好还是自己做拔模,并根据供应商设计方式和工艺水平采用合适公差设计!
作者: 小黄岩    时间: 2004-7-28 13:19
做模具设计要考虑产品,做产品设计的要考虑开模。做模具设计的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开模中会发生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补救措施
作者: MICKLE-WOODS    时间: 2004-7-28 19:18
我做产品设计的,模具注塑外发给供应商做,自己只做装配。
我的经验是拔模,R全部作出来,尽量不让作模具工程师修改我的设计。这就需要做一些拔模分析。有些PL很麻烦又或者不重要,我可能就偷懒不作了。
我认为给模具供应商全部带特征的3D图方便他们修改,这不会存在什么泄密,图档不对等现象。我建议我们做产品都给模具带特征(履历)的3D,这样很方便他们(或我们,我以前也分模过)的。
我只在2D图中标公差,怎么在3D中标还不知道。让模具工程师头痛去,哈哈。
作者: moon    时间: 2004-7-29 00:24
sonygw wrote:
   
  “3D立体并没有反应公差”谁建模的时候会去画个有公差的东西,不都是敲入明确的一个数据吗?不知道楼主什么意思?那楼主希望别人怎么做?请指教?

我想楼主要说的是关于配合间隙的问题吧?在画3d时注意不要零对零就是啦,给点做摸的公差,一般纽和棉板的间隙单边取0.1mm。特殊情况除外。
作者: moon    时间: 2004-7-29 00:31
yr1800 wrote:
   
  
  我不是反对结构设计加R,相反我们很欢迎,因为这样一来可以NC加工出来,节省电极(当然R较大才行),小R也好啊,毕竟完全的直角基本做不出来的!!!我是希望你们提供不带R角的3D给我们勾配,完拉我门再加上R角!!!若有好的PRO/E带履历档也可以啊!!!产品设计一定要注意前模和擦穿处的设计,最好你门加上角度,不然我们从模具方面考虑,加的角度较大,可能违背原设计意图!

你说的是什么档案呢?3D part? 还是 proe的trail记录文件?请指教,谢谢!
作者: moon    时间: 2004-7-29 00:35
ideas wrote:
我们公司的产品都是做了拔模角的,插穿位都有考虑出模,一般能否作出模具,都做到心里有数。  
  平时工作中也做些分模的工作,我觉得对产品的设计很有帮助  
  建议产品工程师都要熟悉分模,这是作为一个产品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我这种人想还是比较少,最多知道墨菊是怎么回事,能否出模,等等,真要他们去分摸,难!当然大概差一下pl面就可以,但很简单的零件,拆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虽然我是做结构设计的,也做过墨菊设计,
各位怎么认为呢?
作者: moon    时间: 2004-7-29 00:38
yr1800 wrote:
  
  我只知道日本很多模具设计中,3D会把公差做出来.打个比方,型扳开框,如果型芯尺寸是200X300的话,型扳上就做200.01X300.01,不知兄弟是否是这个意思?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3D图‘标“公差拉,而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否者就只有等待上司来cut!
作者: moon    时间: 2004-7-29 00:40
ray_peng wrote:
认同。一个好的结构设计工程师必要要了解模具方面的知识。实际上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有一个承上启下之能力。承上:外观设计、启下:模具设计

本人绝对认同你的观点!
作者: rocketwu    时间: 2005-9-30 00:15
同意,一个产品设计师要懂得模具,但有时可以不去考虑.一个产品给别人开模,只给3D或2D图,只要告诉他们要配合什么,然后提供零件(如果有的话),再告诉那些地方要注意,并给公差,让模厂搞定就行了.但只适合于简单一点的产品.
但对于复杂的,那要另当别论了

呵呵^^^^^
作者: 烟波浪子    时间: 2005-9-30 02:03
顶!
作者: xyzyou    时间: 2005-10-3 22:22
强烈建议提供带特征的3D
作者: 一定是我不够    时间: 2005-10-4 04:14
这个问题很头疼啊  
作者: 一定是我不够    时间: 2005-10-4 04:16
这个问题很头疼啊  
作者: PROD    时间: 2005-10-4 08:20
原帖由 townyee 于 2004-6-5 23:02 发表

  
兄弟:
       你见过3D标工差吗?
       实际上有的时候,结构设计也对你们有谅解的!
       譬如一些 ...

3d 上标公差是proe中的基本功能,只是你不会用。
还有,做模的让结构设计的时候多点,只是因为结构是甲方。

[ 本帖最后由 PROD 于 2005-10-4 08:28 编辑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