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看看这个零件能开模吗?还有价格呢?
[打印本页]
作者:
guying-wan
时间:
2004-4-21 09:43
标题:
看看这个零件能开模吗?还有价格呢?
看看这个零件能开模吗?还有价格呢?
作者:
zr0629
时间:
2004-4-21 12: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jun1413
时间:
2004-4-21 16:31
材料、材料厚度、工艺装配属性不知道,
无法判断。
作者:
zhuzihao
时间:
2004-4-21 17:22
是连续,还是单工序
作者:
guying-wan
时间:
2004-4-22 10:18
A3板2mm,精度方面,长度84有一定要求,还有四个小孔,一个大孔的位置关系有一定要求,基本上保证在10丝左右吧!其它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了!要算一下成本!谢谢各位!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4-4-22 12:13
若4个小孔精度要求不高,应该没问题,反之则更该设计吧!
作者:
guying-wan
时间:
2004-4-22 15:38
如果不考虑小孔的精度不知道要多少钱可以完成这模具?
作者:
chendd
时间:
2004-4-23 19:48
5000搞掂
作者:
luqunxing
时间:
2004-4-25 19:12
楼上的你5000会亏的,连续模的话大概要15000,单工序的话要下料→外侧打弯→打弯,小孔要放到最后做。不然会变形的,也就是变成椭圆形的。
作者:
无敌之武者
时间:
2004-4-25 19:37
这个不太难做了,应该可以做的,不能做連续模的。
作者:
guying-wan
时间:
2004-4-26 10:08
5000-15000相差很大的噢!!!!不知道哪个才是最接近的呢?:)
作者:
1996_20
时间:
2004-4-26 14:31
1W左右差不多了?
作者:
zhaozhaoxia
时间:
2004-4-26 14:48
这种东西,简直是小KISS,居然连这种东西也那出来丢人现眼!这种模具不可能会开连续模的,模具费大概也就在5000元左右,这个零件的价格(连材料)估计也就是0.8元左右。
作者:
4031166
时间:
2004-4-27 12:44
开不开连续模要看有没有量啦;开连续模也不难,想做好的得4W左右,嘿嘿,贵了点。在日企还要高过这个价。
作者:
charishuang
时间:
2004-4-27 13:47
在最后冲四个小孔,模具的寿命如何?
作者:
ycdw
时间:
2004-4-27 14:08
可以开模,但不知零件的材质是什么?可能是低碳钢吧?冲压模7000RMB
作者:
wjsf
时间:
2004-4-27 21:29
这么简单的模具 给那些模具加工店去做 5000可以做的
作者:
jociya
时间:
2004-4-30 13:18
费话少说,把模具实际出来吧
作者:
yarsen5945
时间:
2004-5-4 11:36
连续模难做,也贵啊!如果量不大,还是单工序吧,4个小孔,嘿,钻就是了!
拙见!请赐教
作者:
bytanjian
时间:
2006-1-25 02:35
要求不高的话,先下料-冲孔-打弯.ok
作者:
andrcxy
时间:
2006-2-2 11:31
19楼的朋友说的有点离谱吧
要钻的话还不如模具都不要开了 就用手弯就好了
其实要开连续模还是单冲是要看生产的量有多少来定的
量大的话我觉得开连续模没问题
但我想也不要14楼那位仁兄说的那么多吧4W RMB诶
大概2W RMB 搞掂
作者:
烽火
时间:
2006-2-2 11:47
我看了先做复合摸,而后四个冲孔,最后成型1,2,大约7500,孔的变形这个不要紧,成型模模架自己做,复合模用钢板模架,
有人说成形后在冲4小孔,你用几个冲头,还要做几个保护套,凸模肯定容易断,还较难定位
谁要做级进摸具,就让他做把,这个件的高与宽不成比例,
,肯定是高手
[
本帖最后由 烽火 于 2006-2-2 12:09 编辑
]
作者:
康复
时间:
2006-2-4 16:14
量大的可以考虑连续模
作者:
QF1213
时间:
2006-2-5 08:59
小耳朵上的四个孔是不能冲孔的,因为是折弯的时候绝对会把孔拉变形的。用两套模先成形再折弯,后用单冲成形,再用夹具钻两边的孔。我是个人意见,模具费大概是5000左右就可以了不过自已要有设备呀
作者:
QF1213
时间:
2006-2-5 09:04
先折弯再冲孔也是不行的。用一套简单的连续模,再用一套折弯模就可以了,这样才好做
作者:
ZHOUBING557
时间:
2006-3-19 18:21
工程模便宜些;连续模贵些,都没问题的,价格看精度与产量.
作者:
haven99
时间:
2006-3-28 08:39
如果開連續模成本可能有點高.看產品精度高不高了.
作者:
xh2159
时间:
2006-3-28 21:48
这个可以做连续模很容易的,先剪孔和外围,当然也要留一点可以连住的然后翻两边下一步翻中间再剪出来就可以了
作者:
gan1570
时间:
2006-3-28 22:56
这工件也不是很复杂,按我们平时的做法:连续模做落料,然后再两次成形工序.
作者:
jl_com
时间:
2006-3-29 08:48
标题:
http://bbs.icax.cn/thread-263854-1-2.html
你们这些人呀,把中国的模具价格都搞烂了,我们的模具就那么贱吗?别人说1W你就说5K
,恶性竞争呀!我们买老美一个DANLY的冲头就要1K以上,知道吗?
我来给你们参考报价:连续模5W. 做单冲4套,每套7K,孔在第二套做,肯定要变行的,但没办发.看一下以下贴子,我们跟老外做模最少得20W,100W也不足为奇!
https://www.icax.org/thread-263854-1-2.html
作者:
z_cj
时间:
2006-3-29 09:45
這個開單沖模比較合理
工序
下料
沖孔
u折
u折
成本可能要1.5w左右
[
本帖最后由 z_cj 于 2006-3-29 01:46 编辑
]
作者:
borry
时间:
2006-3-29 10:28
我可以搞定,模具費在5000 左右。borry@gass。biz
作者:
jl_com
时间:
2006-3-29 10:30
标题:
这么低,你喝水呀?
这么低,你喝水呀?
作者:
jl_com
时间:
2006-3-30 08:09
标题: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转载)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转载)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 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否则,容易引起误导动作。追求模具低价,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廉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所为。但是,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在这种情况下,模具的报价,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模具的估价仅估
算模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其它的成本费用、利润暂不考虑,待以后制品生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但此时的报价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今后,一旦制品开发成功,产生利润,应提取模具费附加值,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两项合计,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会高于第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甚至回报率很高,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几十倍,数百倍不等。当然,也有可能回报率等于零。
二、 模具价格的地区差与时间差
这里还应当指出,模具的估价及价格,在各个企业、各个地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其内涵是不同的,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各企业、各地区、国家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设备工艺、技术、人员观念、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产生在对模具的成本、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具价格差。一般是较发达的地区、或科技含量高、设备投入较先进,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而在一些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或科技含量较低,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其相对估算的模具价格要低一些。另一方面,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即时效差。不同的时间要求,产生不同的模具价格。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二是不同的模具制造周期,其价格也不同。
三、 三、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模具价格估算后,一般要以报价的形式向外报价。报价单的主要内容有:模具报价,周期,要求达到的模次(寿命),对模具的技术要求与条件,付款方式及结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
模具的报价策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的价格,影响到模具利润的高低,影响到所采用的模具生产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发挥,是模具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是否成功的体现!
四、 模具的结算方式
模具的结算是模具设计制造的最终目的。模具的价格也以最终结算到的价格为准,即结算价。才是最终实际的模具价格。
模具的结算方式从模具设计制造一开始,就伴随着设计制造的每一步,每道工序在运行、设计制造到什么程序,结算方式就运行到什么方式。待到设计制造完成交付使用,结算方式才会终结,有时,甚至还会运行一般时间。所有设计制造中的质量技术问题最终全部转化到经济结算方面来。可以说,经济结算是对设计制造的所有技术质量的评价与肯定。
结算的方式,是从模具报价就开始提出,以签订模具制造合同开始之日,就与模具设计制造开始同步运行。反过来说,结算方式的不同,也体现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差异和不同。
结算方式,各地区、各企业均有不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也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惯例。按惯例,结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五五”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开始之日,即预付模具价款50%,余50%待模具试模验收合格后,再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在早期的模具企业中比较流行。它的优缺点有以下:
1)50%的预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制造企业还要投入。也就是说,50%的预付款,还不能与整付模具成本运行同步。因此,对模具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投入风险。
2)试模验收合格后,即结算余款。使得模具保修费用与结算无关。
3)在结算50%余款时,由于数目款项较多,且模具已基本完工,易产生结算拖欠现象。
4)万一模具失败,一般仅退回原50%预付款。
(2)“六四”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起,即预付模价款的60%,余40%,待模具试模合格后,再结清。
这种结算方式与第一种结算方式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在预付款上增加10%。这相对于模具制造企业有利一点。
(3)“三四三”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即预付模价款的30%,等参与设计会审,模具材料备料到位,开始加工时,再付40%模价款。余30%,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后,一周内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这种结算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首期预付的30%模价款作为订金。
2)再根据会审,检查进度和可靠性,进行第二次40%的付款,加强了模具制造进度的监督。
3)余款30%,在模具验收合格后,再经过数天的使用期后,结算余款。这种方式,基本靠近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的同步运行。
4)万一模具失败,模具制造方,除返还全部预付款外,还要加付赔偿金。赔偿金一般是订金的1-2倍。
(4)提取制件生产利润的模具费附加值方式:即在模具设计制造时,模具使用方,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项以保证模具制造的基本成本费用(或根本无需支付模具费用)。待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开始制件生产,每生产一个制件提取一部分利润返还给模具制造方,作为模具费。
这种方式,把模具制造方和使用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利润一体化,把投资风险与使用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技术与经济、质量与生产效益完全地挂钩在一起,这样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模具的价值与风险。这种方式是目前一种横向联向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模具制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优势,资金投入比较积极合理。但对于模具制造方来说,其风险较大,但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模具的结算方式,还有很多,也不尺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努力使模具的技术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产生双方共同效益。使得模具由估价到报价,由报价到合同价格;由合同价格到结算价格,即形成真正实际的模具价格。实行优质优价。努力把模具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向生产高、精、优模具方向努力,形成共同良好的、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局面。这是模具设计制造使用的最终目标!
作者:
lijia66
时间:
2006-3-30 18:09
是连续吗?
作者:
南山渔客
时间:
2006-3-31 00:02
1下料带中间孔,2折两边小弯,3中间拉伸,4冲4个小孔
折小弯如果要求高的话可以考虑设计横冲模
作者:
南山渔客
时间:
2006-3-31 00:03
如果做横冲的话1W,反之6000差不多
作者:
shiftenter
时间:
2006-3-31 09:48
标题:
~
这小的东西估计没有什么人愿意做,报价高了你受不了,低了做的人麻烦不是,单个的无从报价
作者:
yyl2199
时间:
2006-3-31 13:57
你的零件精度要求不太高,如果单从成本上看连续模做还不如单模做呢。
工艺上就是要注意四个小孔变形问题,正如 luqunxing 老兄所说。¥15000 的连续模太那个(廉价)了吧?
作者:
从组
时间:
2006-6-29 08:41
看产品可以看的出来,那四个小孔的精度要求不会很高.个人看法.
如果量大的可以考虑连续模 ,
作者:
lzpmj
时间:
2006-6-29 10:38
用单冲就简单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