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原创】SW优缺点大征集。 [打印本页]

作者: 5000    时间: 2002-9-13 00:11
标题: 【原创】SW优缺点大征集。
SW优缺点大征集。意见提得好者,可免费得到我开发的标准件库。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3 09:22
呵呵,不错的提议。
我来第一个吧。
  
优点:
1。界面人性化、华丽。
2。操作便捷,思路清晰。
3。纯windows内核,利于开发,以及与其它软件的相互操作、OLE,而且,一些新概念新思路也更易添加入软件之中。
4。Parasolid3D核心,精度高。
5。装配结构清晰。
6。尺寸全相关,易于编辑,同时转入Drawing模块时可保持尺寸相关,数据可实时更新。其它软件或许可能达到这种效果,但是,SW的出图更近似于AutoCAD,但它的约束关系以及表达式更是AutoCAD不能达到的(在绘图方式上能绘出AutoCAD不能表达的图形关系)
7。接口丰富。与其它CAD软件交换数据方便。
8。有一个外挂机制,易于功能的集成,同时也日趋成为应用平台。
9。系统配置方便。
10。零件目录树清晰,修改方便。(不象Pro/e一处出错就卡死,一定要你修改好为止---这一点有点象一块钱两个,五毛钱不卖般的弱智)
  
缺点:
1。曲面功能不够强大。
2。曲线功能也很有弱点,这一点不如Rhino.UG---也就是说,SW太侧重于关联了,自由曲线这一块反而成了弱势。
3。样条曲线的表达不是很爽。
4。扫掠功能还不强,象Pro/e有方向的选择。
作者: whitecloud    时间: 2002-9-13 09:47
曲線限制太多了,非常不靈活
sw應該改用雲行線,這樣做曲面靈活度跟精度會更高
貝茲曲線是2d 使用EP控制很難操控,雲行線可以用cp跟ep都可以
  
增加可以單獨編輯曲面邊界的控制指令 如打斷,結合,修復
這樣在作曲面就不用把曲面切的亂七八糟
  
增加智慧鎖點功能,現在的鎖點蠻智障  呵呵
難用的要命
  
3d草圖很多限制,要改善
  
曲面限制再open一點
  
填充指令要把線是一定要是封閉的曲面缺口改掉
比如3邊是曲面,一邊是草圖者3d草圖
  
一推缺點可以改善  列不完阿
作者: cad    时间: 2002-9-13 10:19
没有直接的布尔运算。
作者: whitecloud    时间: 2002-9-13 10:23
還有一點
關掉單一檔案不能存在不相接實體這個限制
這樣就可以  隨時用分模線把實體切成2個,然後又可以透過一個指令又融回一個
做圖上會很方便
作者: lhg    时间: 2002-9-13 12:28
前面几位 斑竹都说的差不多了。我只有补充几点了。上面的基本都是大家公认的优缺点。
  
缺点:1,草图不能多次引用。(硬伤)
          2,草图中施加某些约束后的样条曲线算法有弊端。
          3,实体特征没有offset的功能。
          4,装配设计中,很难引用相关的点,线,面等某些特殊集合特征。
          5,渲染中,透视深度无法调整。
          6,工程图中有太多的不符合国标。
          7,特征识别能力太弱,等于没有这个功能。
          8,宏录制中,经常提示无法求解。
想到了再补充
作者: lhg    时间: 2002-9-13 12:30
Shadow wrote:
呵呵,不错的提议。
我来第一个吧。
  
优点:
1。界面人性化、华丽。
2。操作便捷,思路清晰。
3。纯windows内核,利于开发,以及与其它软件的相互操作、OLE,而且,一些新概念新思路也更易添加入软件之中。
4。Parasolid3D核心,精度高。
5。装配结构清晰。
6。尺寸全相关,易于编辑,同时转入Drawing模块时可保持尺寸相关,数据可实时更新。其它软件或许可能达到这种效果,但是,SW的出图更近似于AutoCAD,但它的约束关系以及表达式更是AutoCAD不能达到的(在绘图方式上能绘出AutoCAD不能表达的图形关系)
7。接口丰富。与其它CAD软件交换数据方便。
8。有一个外挂机制,易于功能的集成,同时也日趋成为应用平台。
9。系统配置方便。
10。零件目录树清晰,修改方便。(不象Pro/e一处出错就卡死,一定要你修改好为止---这一点有点象一块钱两个,五毛钱不卖般的弱智)
  
缺点:
1。曲面功能不够强大。
2。曲线功能也很有弱点,这一点不如Rhino.UG---也就是说,SW太侧重于关联了,自由曲线这一块反而成了弱势。
3。样条曲线的表达不是很爽。
4。扫掠功能还不强,象Pro/e有方向的选择。

  
这些也是我的看法。借用斑竹的
作者: ____    时间: 2002-9-13 12:41
客窜一个:I
接口开放性做的好。
运算速度奇慢.
作者: lhg    时间: 2002-9-13 17:29
pro的借口比sw的还要慢,
作者: ____    时间: 2002-9-13 17:52
lhg wrote:
pro的借口比sw的还要慢,

  
理解错啦;),我指的是solidwork的特征生成,消隐等过程太慢。
proe的接口做的很差.不够开放.
  
PROE如果有PARASOLID格式转换就最好了。。。 by idesign
作者: iDesign    时间: 2002-9-13 17:58
lhg wrote:
pro的借口比sw的还要慢,

  
好像PROE转换IGS STP等格式比SW UG等都要快很多的。。。8D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3 19:09
lhg wrote:
前面几位 斑竹都说的差不多了。我只有补充几点了。上面的基本都是大家公认的优缺点。
  
缺点:1,草图不能多次引用。(硬伤)
           2,草图中施加某些约束后的样条曲线算法有弊端。
           3,实体特征没有offset的功能。
           4,装配设计中,很难引用相关的点,线,面等某些特殊集合特征。
           5,渲染中,透视深度无法调整。
           6,工程图中有太多的不符合国标。
           7,特征识别能力太弱,等于没有这个功能。
           8,宏录制中,经常提示无法求解。
想到了再补充

  
第一条好象不是问题吧。可以用derived draw来实现,或者再画一个草图引用以前的。都是很方便的。
第四条好象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吧。关键还是要看使用时的技巧了。
第六条----SW的工程图在三维软件中算是最好的一种了,毕竟人家是老外开发的东西。
作者: yu_kenneth    时间: 2002-9-13 19: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3 19:17
IceFai wrote:
[quote]lhg wrote:
pro的借口比sw的还要慢,

  
理解错啦;),我指的是solidwork的特征生成,消隐等过程太慢。
proe的接口做的很差.不够开放.
  
PROE如果有PARASOLID格式转换就最好了。。。 by idesign [/quote]
pro/e的生成是相对要快一些,主要是有一个进度指示,SW一般都傻半天的,尤其在改动了最前边的特征时,还有就是阵列。以前做的时候,改一个特征生成一个小时的事是家常便饭。
Pro/e对IGES支持得比较好。不过,对于Parasolid内核搞的就不同了。
作者: bosser    时间: 2002-9-13 19:19
1:在装配中要能镜象其他零件的特征就好了。
2:上色图的品质太差,看看invenor的。
3:对,草图不能多次引用。
4:
优点:1,中文化特棒。
2,用sp包升级,方便,不象pro-e。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3 19:42
bosser wrote:
1:在装配中要能镜象其他零件的特征就好了。
2:上色图的品质太差,看看invenor的。
3:对,草图不能多次引用。
4:
优点:1,中文化特棒。
2,用sp包升级,方便,不象pro-e。

  
第一条要求是比较难些。
第二条SW与inventor相比是要差些,但也可以混混。
虽然草图不能多次引用,主要是它的机制形成的,草图是包含在特征上的。(这一点我一直觉得根本就不是问题---可能习惯用UG的觉得不可理喻----再画一个,然后引用轮廓线就可以了或者就干脆用相关草图,一般而言,我也觉得这样方便,万一该特征有所改动的话我也可以很方便的把里边的约束去掉再另标尺寸。)
作者: yayawow    时间: 2002-9-13 20:02
優點:
1.操作方便.容易上手.
2.比別加多e drawing ..好用
3.操作介面容易多樣化.
缺點:
1.sw 硬體需求太大...組合件多就有delay問題產生....
2.顯示方面有蠻大的缺點.顯示的線跟面和實際有間距產生.
不知是不是我顯示卡有問題...我是用(oxygen vx1)..
3.曲面能力太弱.
4.讀檔太慢且容易破面.
5.工程圖能使用工具太少.
....
....
作者: gdwmcy    时间: 2002-9-13 20:04
对上色品质说一点,只要稍改一下灯光和图像品质便可以得到极佳的效果,当然,品质与速度是不能兼顾的。
作者: gdwmcy    时间: 2002-9-13 20:04
大声叫喊,
eDrawing功能太好了,突破工程交流局限的创新经典,特别是他的可执行性。
  
3D网页做产品宣传很有用,自动在网页上生成爆炸和解爆的动画蛮花哨的,
但需要一个ViewPoint的浏览器插件。
  
在SW中用鼠标就是舒服,像是在草地上打滚这么随意。
  
曲面也不错啊,多截面多路径的放样蕴藏了很多变招。截面和路径现在
都支持3D曲线了(以前截面只能是2D)。
  
动态修改,你想怎么拉就怎么拉,当然你不能超脱极限,特别是在曲
面的修改中很见效果。(SW的标准Demo就是很好的例证)
  
可用草图,基准面,实体平面等元素对零件进行自动分割,且自动装配,在设
计外观件及整体性的零件时很有好处。也可由几个零件合成一个零件。
  
数据接口倒是做得很吓人的,
  
工程图是所有3D CAD软件中最符合国标的,我已很多年没用AutoCAD了。
局部剖蛮爽的,位移视图也不错。
  
添回和删除几何关系最为人性化。
  
阵列功能很强大,草图和特征都可以。
  
草图中的两点关于中线对称我很喜欢用。
  
特征库做得不错,我常从里面拖一些Logo至零件上。
  
2D转3D有时也很有用,转一些轮廓复杂而特征较少的零件。
  
智能扣件加标准件很舒服,只要选孔自动加螺丝钉,还可任意调整。
我现在再也没有从库里拉过零件。
  
智能装配有时也省了很多事。
  
帮助文件做得很不错,所以网上要SW资料的人很少。
  
统一设置所有细节的对话框很不错。
  
系列配置用起来也很简单,而且可在此时指定配合参考。
  
构选线和几何线的任意转换这一点很好,一个外形可以随时改变成另外一种。
  
用物资动力做一些机构碰撞的小动画也很不错。
  
允许失败的特征存在是最合人意的,比PTC强上千倍。
  
选择过滤器提供对所有类型元素的过滤  很爽。
  
倒圆角时可以框选,可以串选,可以相切选,也是很爽。
  
选一个模型边线画草图时,自动以线之顶点做一基准面也是很爽。
  
文字沿曲线排列也可以做出很花的东西来。
  
拉伸中可以加拔模。
  
可以对曲线倒方角。
  
可以在一个工程图中参考两个不同的模型,很爽。
  
拖动一个圆角特征至另一边线或面就能进行圆角的复制,
不知道这是不是鲜为人知。
  
可以从其他零件中拖特征过来移为已用。
  
2D和3D混合装配复合模拟。
  
一次可添加无数条筋板,而且不需做基准面。
  
布局草图可以总启你的设计。
  
为装配添加配置可以节省系统资源。
  
支持多种中文字体进行拉伸。
  
可以在上色的状态下就能得到很的效果,且可以无级调整。
  
装配是不是较其他软件要慢一点。
  
在子装配体中建立的爆炸不能带入整体装配体,有时感觉有点烦。
  
样条太差,螺旋线有时感觉不够用。
  
标准件库内轴承有点少。
  
材料明细要和EXCL绑在一起有点烦,我的EXCL经常过期。
  
他的模具是不是不强啊,我不是做模具的。
  
旋转剖还只支持两条直线,烦死人。
  
工程图不支持拼图打印,有点浪费纸张。
  
钣金是不是有点不强大啊,不过成形,折弯,什么的也都能做
  
爆炸线添加还不够简单。
  
渲染时经常会找不到材质库而出现一些难以去掉的确认框。
  
Photoworks配合Animator渲染动画时很难停下来。
  
转IGES和Prarsolid格式时不支持中文名称和路径,兄弟们注意了。  
  
要是能在里面将实体面像Catia那样的拉就再好不过,但毕意不是人人都做
飞机汽车和ID。
  
本人斗胆给SolidWorks冠名为 “实干家” 大家是否同意。
结构设计第一人。
  
哪里抄的?能不能告诉我一声?
作者: cy_sun    时间: 2002-9-13 20:54
对中文支持较好,本地化做的比其他的好
但是在零件上有许多中文字不能直接生成
作者: I_love_sw    时间: 2002-9-13 21:17
感觉不爽的还有SW的方程式,支持函数少,不能用常量。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3 21:50
其实,说白一点,SW最大的缺点就是建模的功能还不够强大。如果这一点改进,其它的CAD系统就惨了---
作者: twfjup2    时间: 2002-9-13 22:36
SW 功能 不夠集成     
      
       曲面功能好噁心
  
       我不太敢用sw  
作者: gdwmcy    时间: 2002-9-14 00:13
哪里抄的?能不能告诉我一声? [/quote]
  
影子大哥真是折煞我了,不过总算也赚到了我在论坛的第一分,
不过类似的话语我脑子里还有很多,还可以倒出来一些.
  
顺便问一句 “一分能做什么”
  
孤独无名  2002.9.13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9-14 11:43
cad wrote:
没有直接的布尔运算。

  
这一点很有同感,感觉极其不爽!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4 15:26
zyd-ysf wrote:
[quote]cad wrote:
没有直接的布尔运算。

  
这一点很有同感,感觉极其不爽! [/quote]
这是SW过于对零件与组件区分后的结果,但你可以在装配中进行布尔运算的,只是要麻烦一点。道理还是一样的。
作者: hlp    时间: 2002-9-14 17:56
对于本地语言的支持很好。
  
sweep运算有问题。尺寸标注还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如两个圆弧的标注)。
作者: hlp    时间: 2002-9-14 18:05
装配中的零件镜象有问题,本来左手镜象后应该是右手,可是镜象后还是左手。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9-14 18:59
hlp wrote:
装配中的零件镜象有问题,本来左手镜象后应该是右手,可是镜象后还是左手。

  
镜像零件有专门的功能,可以做得挺好,还相关联
而装配中的镜像只是装配方式,。。。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9-14 19:52
早先喵版就提过这话题,可惜SW的缺点熔在优点里,一时提炼不出。。。我是这么认为,经常骂它弱智以后发现原来自己没学会用
  
1、不支持分离实体(大家都说了)其好处是可以免掉一些错误的发生
  
2、草图中圆弧不能反向,若弯曲方向改变,只能重画。或许我还不会
  
3、草图线重画后即失去外部关联,得重定义,特征重建后也会出现这问题
  
4、草图中等距关系去掉后不知如何再恢复
  
5、不能在工程图中更改驱动方式
  
6、不能自动给出驱动方案,必须标过的才有(这要求可能有点高)
  
7、没有直接给出公式曲线,不会VBA真是麻烦
  
8、没有给出公差组,或者是我不会链接数据库来调用
  
9、很希望有切削建模方式。沿轨迹发生的布尔运算,像CAM中演示的那样,这要求可能也有点过份
  
10、调色板功能中的特征库还不能自动识别相关特征,得回到草图驱动和定义关系,说实在的,现有的功能很让人偷笑了,许多人还没在意它,如何建好特征库需要些技巧的,它要求必须定义在一面上。。。
  
11、父子关系显得清晰,也带来不便,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更改次序,但错误提示也太简单了些,只说你不能,却不说哪里不能,只好进入编辑态去找。。。
  
12、扫描、放样对草图要求太高。。。扫描不能方便控制截面旋转
  
13、子装配不能拖动装入时自动约束,总也没做到
  
14、没有两项以上的拖入装配自动定义
  
15、草图复制以后为什么所有的几何约束都掉了呢?先问我一声多好,可能还是我没会用
  
16、试了IRONCAD后,很喜欢那三维控球。SW虽可拖动特征,但是草图基面的方向没法拖,。。。用了些特技也几乎做到了,但是过程太复杂了,不是个能推广的办法,所以还是希望SW加上这能力,它已能做到90%了,只要求再进一小步。。。对于草创设计,也许就是在装配环境下最好,随你拖,最后接接重组在一起。。。
  
17、哪怕它现在不做任何改进,只要价格下来,嘿嘿。。。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9-14 22:42
antslg wrote:
早先喵版就提过这话题,可惜SW的缺点熔在优点里,一时提炼不出。。。我是这么认为,经常骂它弱智以后发现原来自己没学会用
  
1、不支持分离实体(大家都说了)其好处是可以免掉一些错误的发生
  
2、草图中圆弧不能反向,若弯曲方向改变,只能重画。或许我还不会
  
3、草图线重画后即失去外部关联,得重定义,特征重建后也会出现这问题
  
4、草图中等距关系去掉后不知如何再恢复
  
5、不能在工程图中更改驱动方式
  
6、不能自动给出驱动方案,必须标过的才有(这要求可能有点高)
  
7、没有直接给出公式曲线,不会VBA真是麻烦
  
8、没有给出公差组,或者是我不会链接数据库来调用
  
9、很希望有切削建模方式。沿轨迹发生的布尔运算,像CAM中演示的那样,这要求可能也有点过份
  
10、调色板功能中的特征库还不能自动识别相关特征,得回到草图驱动和定义关系,说实在的,现有的功能很让人偷笑了,许多人还没在意它,如何建好特征库需要些技巧的,它要求必须定义在一面上。。。
  
11、父子关系显得清晰,也带来不便,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更改次序,但错误提示也太简单了些,只说你不能,却不说哪里不能,只好进入编辑态去找。。。
  
12、扫描、放样对草图要求太高。。。扫描不能方便控制截面旋转
  
13、子装配不能拖动装入时自动约束,总也没做到
  
14、没有两项以上的拖入装配自动定义
  
15、草图复制以后为什么所有的几何约束都掉了呢?先问我一声多好,可能还是我没会用
  
16、试了IRONCAD后,很喜欢那三维控球。SW虽可拖动特征,但是草图基面的方向没法拖,。。。用了些特技也几乎做到了,但是过程太复杂了,不是个能推广的办法,所以还是希望SW加上这能力,它已能做到90%了,只要求再进一小步。。。对于草创设计,也许就是在装配环境下最好,随你拖,最后接接重组在一起。。。
  
17、哪怕它现在不做任何改进,只要价格下来,嘿嘿。。。

第二点,好象也可以的吧,只要抓住它使劲的拖啊拖,一不小心就反过来了的。
第四点,这一点比较麻烦,有些时候我更喜欢再多增加一个草图来搞它。或者重新标数,但对于样条之类的就只能再等距了。
第七点,的确是个麻烦。象这种功能在开发上按理不是很难搞定的,但SW就没有。
第八点,如果会编程就简单了,不过,我好象见过公差的插件的,有这个印象。
第十点----这个话题很好哪---很有必要另开标题探讨-----相似的就是扳金里的冲头库了。
第十五点,我更喜欢再搞一个引用一下,不过,如果是新建零件就没法子了,只有慢慢的找了。
作者: hlp    时间: 2002-9-16 08:02
虽然有单独的零件镜象,可是sw又允许在装配中镜象零件,那就应该使装配中的零件镜象真正符合镜象的定义。
  
类似的情况就是sweep,按照空间几何的定义能实现的扫掠建模就是出错,由于这个bug涉及软件的核心技术,只有等待solidworks公司来解决。
  
在自顶向下的设计中sw允许一个零件的草图拉伸到另一个零件的表面,比Inventor要方便得多。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9-16 10:19
Shadow wrote:
[quote]zyd-ysf wrote:
[quote]cad wrote:
没有直接的布尔运算。

  
这一点很有同感,感觉极其不爽! [/quote]
这是SW过于对零件与组件区分后的结果,但你可以在装配中进行布尔运算的,只是要麻烦一点。道理还是一样的。 [/quote]
   
很烦啊!
作者: cad    时间: 2002-9-16 18:22
Shadow wrote:  
  
zyd-ysf wrote:  
  
cad wrote:  
没有直接的布尔运算。  
  
这一点很有同感,感觉极其不爽!  
  
这是SW过于对零件与组件区分后的结果,但你可以在装配中进行布尔运算的,只是要麻烦一点。道理还是一样的。  
  
很烦啊!  
  
七沟八梁复杂曲面的单个零件绝对需要!信不信由你。
作者: erice    时间: 2002-9-18 23:57
这里很热闹,我也说说,我非常中意SW,但如果曲面再加强点就好了,我的梦想就是哪天SW收购了RH,然后将其集成到一起,那其他的软件就惨了。
  
最近太忙,我的那个专题我会写完的,请大家谅解。
作者: yu_kenneth    时间: 2002-9-20 1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cddcl    时间: 2002-10-8 10:35
sw的工程图功能太差,200个零件便让你受不了,浪费时间
作者: wudbno1    时间: 2002-10-22 17:39
最大的缺点就是:
找工作的时候,公司要求会PRO/E,对SW不太热中!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1
solidworks2003已可以在零件中分离实体,现在很多公司都用solidworks
e-drawing是三维发展的一个礼程碑!!!!
可以使用ctrl+c复制草图到任何一个基准面,其它软件做的到吗?
我非常中意SW,但如果曲面再加强点就更好了......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6
兼顧速度、精度與創意的主流CAD解決方案
兼具設計、分析與管理的全球化標準CAD系統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7
以SolidWorks對零件、工程圖與組合件進行快速且輕易地同時變更能力是非常驚奇的,因為這樣的特性我們可以徹底地減少錯誤與修正重做的機率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7
您不需在意之前使用CAD的經驗,當一套系統足以直覺地讓工程師與設計師學習與使用時,只有SolidWorks 可以提供實體模型上足以完成任何工作的強悍功能。很容易学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8
一個節省時間且又強化的溝通工具e-Drawing電子視圖,這是第一套不論是零件、組合件、工程圖等可以支援e-Mail作業的CAD工程視圖檔案,它不但可以將圖檔進行極度的壓縮,並且附帶有瀏覽圖面本身的檢視工具。因為e-Drawings只需Windows作業平台的特性,剔除了傳統因為資料不相容的顧慮,而製作成動畫的2D工程圖更具有令人興奮的3D視覺效果,並且佐以方便的瀏覽檢視工具,這些都讓枯燥呆板的2D工程圖變得比以前更簡單易懂。另外提供的陰影與透明度的處理讓模型更加寫真,而完整承接自SolidWorks的模型組態的切換,更是方便使用者悠遊於各種不同變化的區間。SolidWorks所提供給您的任何溝通方式都會是您所讚嘆,革命性工程圖溝通格式 eDrawings 將會為您找出一條更實際更方便的實體應用領域。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9
自從1995年底上市以來,SolidWorks所帶領的CAD操作介面一直是業界爭相學習與競爭的對象,在推出許多足以作為里程碑的設計架構與功能中,使用者的信心與聲望也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這些包括了:  
SolidWorks - 第一套純視窗血統的實體模型系統。(1995.11)
  
FeatureManager - 第一套具有視窗簡學易用特性的3D設計樹狀結構。(1993 patent)
  
Drag-and-Drop - 第一套可以用拖曳置放特徵來操作的實體模型系統。(1995.11)
  
Dynamic Assembly Motion - 第一套於實體模型上具有直覺式手動操作的零組件運動模擬系統。(1995.11)
  
Configuration - 第一套具有層別特性的3D模型組態規劃系統。(1995.11)
  
SolidWorks Viewer - 第一套免費的SolidWorks檔案檢視器。(1996.6)
  
FeaturePalette - 第一套具有特徵與零件庫的實體系統。(1997.9)
  
FeatureWorks - 第一套具有特徵辨識工具的系統,可以將靜態的3D資料賦予智慧型的特徵參數。(1998.7)
  
Pro/ENGINEER Converter - 第一套完全免費的Pro/ENGINEER轉檔工具。(1998.12)
  
XchangeWorks - 第一套外掛於 AutoCAD與Mechanical Desktop上的轉檔工具。(1999.2)
  
PropertyManager - 第一套具有圖元屬性標籤頁面的編輯系統。(1999.2)
  
SolidWorks Animator - 第一套提供點按方式的簡學易用動畫製作軟體。(1999.7)
  
Collision Detection - 第一套具有於實體模型上進行即時運動碰撞模擬檢測功能的系統。(1999.7)
  
SmartMates - 第一套具有隨取即配的組裝直覺操作系統,完全自動抓住設計意圖的工具。(1999.7)
  
AutoCAD 2D Simulator - 第一套具有AutoCAD指令模擬裝置的實體模型系統。(1999.7)
  
e-Drawings - 第一套支援e-Mail作業的內建檢視工具電子視圖。(1999.9)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2 20:49
無所匹敵的相容性  
   
客戶證言-Weldon Technologies公司的工程技術副總裁 Sean Tillinghast 表示『SolidWorks提供了一個與其他系統無所匹敵的相容性,包括最佳的內建檔案轉換程式,對於輕易又有效率地分享CAD資料而言,是一項具有生產效率的工具。』
只有SolidWorks 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內建檔案轉換器,其生產效率所提供的助力可以讓您保有原始的傳統資料,並且與AutoCAD或其他CAD系統共同作業。  
   
具有內建轉換器以維持其相容性
為了能輕易地與其他CAD系統或是傳統資料的使用者共享設計工作,SolidWorks提供了所有類型的CAD資料檔案轉換器,包括:IGES、STEP、SAT(ACIS)、VDAFS(VDA)、VRML、STL(ASCII與BINARY格式)、Parasolid、DXF與DWG格式。  
   
舊圖檔的浴火重生-2D 到 3D的系統轉換
SolidWorks完全相容AutoCad的系列產品圖檔,並可透過SolidWorks強大的2D to 3D的功能,將2D圖檔經視角等設定轉而形成3D實體模型,讓舊有的2D圖形檔再度重生。  
   
賦予靜態的3D資料新生命
在使用不同3D系統的組織之間可以輕易地去分享3D模型,因為使用FeatureWorks的特徵辨識系統,可以將轉換後的靜態3D資料自動賦予具有智慧的生命特徵參數。   
   
轉換Pro/ENGINEER檔案到SolidWorks
使用Pro/ENGINEER檔案轉換器可以將Pro/ENGINEER的零件與組合件直接讀入SolidWorks內,並且轉換成SolidWorks特徵為主的模型系統,經由InterNet與各使用者分享SolidWorks的設計SolidWorks所提供的3D WEB功能可將SolidWorks的設計轉換成HTML的網頁格式,經IntelNet分享給其他人,只要利用網頁瀏覽器即透過網頁達到多人溝通之效。並提供免費的SolidWorks Viewer,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進行SolidWorks模型的檢視工作。SolidWorks Viewer可以作用於Windows與Java的版本,該檢視器的安裝程式可以在www.solidworks.com的網站上進行免費下載。  
   
   
完全整合的附加應用程式(Third Party)
客戶證言-MicroDexxterity System公司的首席工程師Robert S. Stoughton表示『SolidWorks所提供的金牌協力軟體功能如工程分析之豐富性,SolidWorks提供對於高等應用程式直覺的存取是其它競爭者所無法相比的。』
只有榮獲SoldiWorks金牌認證的協力軟體可以確保附加應用程式系統的單一視窗整合性,藉以形成絕佳的簡學易用特性於產品的發展、分析、製造、以及資料管理上。  
   
以更高層次的整合激發生產力
與每個新版本SolidWorks的整合都經過完整測試,黃金夥伴的協力軟體確保了單一操作視窗的相容性,與各領域中最佳的系統完全關聯整合。這表示你工作上所需要的所有工具都將使用相同的資料,並支援任何的修改,所有應用系統自動使用最新的資料,而讓你的工作時間可以花在更有生產力的事物上。  
   
無須密集訓練的產品分析效能(CAE)
內建應力/應變分析功能(COSMOSXpress) ,讓設計者在完成設計之初即可獲得初步的應力/應變的資料,方便在第一時間做設計變更。另提供進階且快速學習的複雜的分析應用程式,允許您進行測試並對產品性能的各項重點進行最佳的控制,而被認證為黃金夥伴的工程分析協力軟體具有單一的操作界面可縮短學習曲線。   
   
   
提升製造的速度與精確度(CAM)
使用完全整合的電腦輔助製造系統,以自動產生的刀具路徑,加速製造過程並增加精度。  
   
整合所有資料(PDM)
以產品資料管理系統(PDM)改善產品資料在企業組織中的流動,加強同步工程以及檔案及文件多重版本控制,以提升效率。SmarTeam擁有多項常用功能,多視窗的作業環境,與CAD及Office整合的協同作業平台,支援線上同時分佈處理作業模式、設計結構組態管理、雙向圖框屬性與註解的對應管理及批量登圖檔[$#63736]等多項功能,提供完整的協同設計解決方案。幫助您加速產品上市時間,掌握市場先機。針對區域工作團隊的特性與需求,另提供PDM/WORKS的功能模組對於中小企業提供合適的PDM系統。  
   
使用現成零組件以節省設計時間(Part Library)
為了加速設計腳步,可以運用點按的操作來存取標準零件庫中的零組件,如螺栓、螺帽、墊圈等。  
   
完整的解決方案-SolidWorks Office
在您的工作中除了繪圖之外是 否需要其他的諸如:貼材質、作動畫、網頁;若轉檔進來是否要保留原來的特徵[$#63736]?這些林林總總的功能在SolidWorks中早就已提供了,而這些功能SolidWorks將其整理成一個總解決方案-SolidWorks Office,其實這就像Microsoft的Office包含Word、Excel[$#63736]一樣,SolidWorks Office則包含了:  
. PhotoWorks --------------- 貼材質、彩現功能
. SolidWorks Animator ---- 動畫檔(AVI)製作
. 3D Instant Website ------ 網頁產生器
. FeatureWorks ------------- 特徵辨識軟體
. SolidWorks Toolbox ------ 零件庫
. SolidWorks Utilites ------- 公用程式
作者: 口是心飞    时间: 2002-10-25 15:56
我们公司可谓是sw的大用户了,当初选软件的时侯也是看中了它的大家所述的优点。建模功能在一般的工程机械中应该够用了,毕竟不能让它做proe、ug、catial所办到的事情。但最恨的就是它的工程图,功能少还弱智,一天建的模一个月出工程图(夸张了一点点),害得我没办法,整天在研究它怎样让大家用起来,可惜软件总是那样。要是我能开发的话,我就把autocad、sw和rhion整合到一块,干掉它的顶头上司-catial
作者: solidwork    时间: 2002-10-26 09:51
我完全支持口是心飞的意见,我正在学rhino
   
  
作者: gdwmcy    时间: 2002-10-26 11:12
真是搞不懂啊,SW的工程图功能是所有3D CAD软件中最强的,还有人说他不行,出工程图不就是几个拖拽嘛,还有什么?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10-26 15:18
口是心飞 wrote:
我们公司可谓是sw的大用户了,当初选软件的时侯也是看中了它的大家所述的优点。建模功能在一般的工程机械中应该够用了,毕竟不能让它做proe、ug、catial所办到的事情。但最恨的就是它的工程图,功能少还弱智,一天建的模一个月出工程图(夸张了一点点),害得我没办法,整天在研究它怎样让大家用起来,可惜软件总是那样。要是我能开发的话,我就把autocad、sw和rhion整合到一块,干掉它的顶头上司-catial

  
哎---看来你是真没在SW中出过图。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SW出图首先在定义一些模板以及图框。其次是一般不会选自动标注。其它的,SW的出图功能基本已够用了----但有时还是要有窍门的。
作者: zpal    时间: 2002-10-27 14:01
hlp wrote:  
装配中的零件镜象有问题,本来左手镜象后应该是右手,可是镜象后还是左手。  
  
装配镜像很好啊,你可以选择镜像之后是左手还是右手。在装配中,选择components to mirror 的时候如果复选框选中就是右手,否则还是左手。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10-27 19:13
口是心飞 wrote:
我们公司可谓是sw的大用户了,当初选软件的时侯......catial

是不是一直没有升级的原因呢
作者: hlp    时间: 2002-10-28 15:00
zpal wrote:
hlp wrote:  
装配中的零件镜象有问题,本来左手镜象后应该是右手,可是镜象后还是左手。  
  
装配镜像很好啊,你可以选择镜像之后是左手还是右手。在装配中,选择components to mirror 的时候如果复选框选中就是右手,否则还是左手。

  
后来我见到sw的工程师,问题解决了。
作者: I_love_sw    时间: 2002-10-30 23:47
楼上用过2003的能告诉我SPLINE 能 OFFSET了吗?
作者: whitecloud    时间: 2002-10-31 01:32
NO
不能
  
sw是弱智曲線能力
作者: bosser    时间: 2002-10-31 08:05
gdwmcy wrote:
真是搞不懂啊,SW的工程图功能是所有3D CAD软件中最强的,还有人说他不行,出工程图不就是几个拖拽嘛,还有什么?

  
说话要过大脑,你以为就那么简单吗?要是那样可以随便就出图那标准还有个屁用?软件只能出图到最大的共性,但是很多要自己修改的。单说工程图,我个人认为inventor要比SW好的多,毕竟是ADSK的软件,和CAD结合方便。
作者: I_love_sw    时间: 2002-10-31 18:04
看样子希望2003能有G2的能力也是奢望了,软件商营销战略真是可恶啊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10-31 19:27
只能拉升为面,把面再offset,再取线吧-----SW2003在点线上还是这么弱智的---
  
I_love_sw wrote:
楼上用过2003的能告诉我SPLINE 能 OFFSET了吗?

作者: I_love_sw    时间: 2002-10-31 20:31
Shadow wrote:
只能拉升为面,把面再offset,再取线吧-----SW2003在点线上还是这么弱智的---
  
[quote]I_love_sw wrote:
楼上用过2003的能告诉我SPLINE 能 OFFSET了吗?
[/quote]
就是因为以前一直这样干觉得很麻烦所以才想起来问问的
作者: swplus    时间: 2002-11-1 12:23
缺点:高版本(2003)建的模型不能用低版本(2001)打开,如:word97,word2000,word XP挺好。
作者: xzg    时间: 2002-11-4 09:51
sw的关联功能不能转移,分割。必须定制为特征体才能转移。
作者: gdwmcy    时间: 2002-11-4 11:08
bosser wrote:
[quote]gdwmcy wrote:
真是搞不懂啊,SW的工程图功能是所有3D CAD软件中最强的,还有人说他不行,出工程图不就是几个拖拽嘛,还有什么?

  
说话要过大脑,你以为就那么简单吗?要是那样可以随便就出图那标准还有个屁用?软件只能出图到最大的共性,但是很多要自己修改的。单说工程图,我个人认为inventor要比SW好的多,毕竟是ADSK的软件,和CAD结合方便。 [/quote]
  
本人修改成标准工程图就是用拖拽,有什么问题吗?不知Inventor有无局部剖功能??
作者: parasolid    时间: 2003-2-13 15:50
solidworks2003的草图可以多次使用
支持布尔操作
系列零件更方便
并且还有简单的有限元分析
支持不连续体的拉伸
可以选择局部拉伸
总的一句话,比2001plus更好用
作者: luzhengyun    时间: 2003-2-13 18:01
上色图的品质太差.
作者: XYB1225    时间: 2003-2-14 09:41
在SOLIDWORKS2001PLUS如何定义自变量
作者: zhouhui    时间: 2003-2-14 11:11
80个零件的装配图(摩托车车轮,没有轮胎),我用SW出装配图(我不懂什么国标,但是符合我们自己的企标。时间:30分钟。
  
信不信由你。
作者: heliudong    时间: 2003-2-15 14:25
   我们已经作出了SW全部国标件库和二维标准化工具,愿意用的请电话联系法恩特研究所0531-8039476,欢迎合作
作者: hlp    时间: 2003-2-17 12:06
玻璃的渲染不真实。
作者: open    时间: 2003-2-18 16:50
good
作者: Raymond Smith    时间: 2003-2-19 15:58
优点:太多了,不多说。只说6点
1) 就是修改了一个复杂零件开始几个特征中的几个尺寸,多数情况下能毫无问题地重新生成成功,形状满意地改变。这点Pro-E就太差劲了,还号称全参数化呢,真是废话、垃圾话,难道SW不是全参数化?
2) 从SW97, 98, 2000, 2001, 20003 我感觉每次的进步都符合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一倍或半倍的几何级数规律。可见SW再继续锐意进取。这个IT规律叫什么来着?
3)造型中支持中文,菜单及帮助文件全部中文化。
4)跟Windows最亲和的CAD程序。能跟其他Windows更紧密地配合起来协同工作。比如图片输出,Excel数据调用和输出。
5) 如果很长时间不搞设计,过了3年,你一打开SW,看到熟悉的界面,你会发现立刻就会回忆起怎么使用SolidWorks搞设计。这点Pro-E就不行,时间长了,命令都找不到。
6) 兼容的文件格式最多。常用的Parasolid(X_t, X_b), step, Iges等。我最喜欢Parasolid格式,文件小比step, Iges的10分之一到20分之一,适合Internet邮件传送,还是实体。附带eDrawing很好用,适合通过Internet跟客户征求意见。
  
缺点:
1) 带复杂曲面的实体造型能力太弱。我曾想根据泥塑模型,造一个悬臂的(一端悬空的)曲面手柄,尝试了多种方法,花了10天也没有搞得满意。我用SW干别的都是极有逻辑经验的,但这是承认SW的曲面造型能力太弱。不过SW2003加强了曲面功能。
2) 缺少自动分模、CAM等模块,尽管有第三方公司的模块软件供应。
3) 搞大型项目(如汽车车身)不行。如果加了足够多的模块,SW也就成了不比CATIA差的特大型软件了。
4) 草图的能力不是很强大。我喜欢在AutoCAD里通过几何的知识,利用逻辑的方法,精密地绘制出自己想要的线条图。这点感觉SW较差。
5) 特征树不如IDEAS的有逻辑性。遇到复杂零件和装配件,一大箩特征,用逐个察看父子关系的办法很难看出“零件特征”相互间布尔逻辑关系,几乎不可能弄清楚,因为逐个察看父子关系太累,也记不住。可惜了IDEAS, 不知道其曲面功能能否赶上SW, 如果能,我倒是想学IDEAS。
作者: eastar    时间: 2003-2-20 19:09
当装配文件比较大时,装配速度比较慢。
作者: lsj60912    时间: 2003-3-4 18:15
标注时不能标注从一直线到一个孔底的尺寸。觉得还是AutoCAD好用、灵活。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3-3-4 19:56
lsj60912 wrote:
标注时不能标注从一直线到一个孔底的尺寸。觉得还是AutoCAD好用、灵活。

  
对标注重定义试试---可以标到底的。
作者: I_love_sw    时间: 2003-3-4 21:42
lsj60912 wrote:
标注时不能标注从一直线到一个孔底的尺寸。觉得还是AutoCAD好用、灵活。

选中你图中的尺寸“19.3”,右键-属性  “第一圆弧条件“改为”最大”,还可以试试“最小” ;);)
作者: parasolid    时间: 2003-3-5 09:39
solidworks2003的草图可以无限次的使用。
自动标注尺寸
支持布尔操作
支持不连续体的拉伸
......
看来大家的建议solidworks公司听到了
作者: zhuguibing    时间: 2003-3-5 12:51
既然大家都说SW这么好,麻烦哪位给我做一个螺纹看看,然后再用它生成工程图,不准修改自动生成的工程图,会是什么样子,哈哈……,另外我感觉它是否是3D CAD中最答合国标的一个有待考证,我觉得SE比它好啊!
作者: a45899    时间: 2003-3-7 14:13
我用了7~8年的Solidworks, 感想很多; 優點大家都知道, 我也不重複, 缺點倒是有不少!
1. 無法做基準面對另一面, 或指定某一面的拉伸(這裡是指譬如 6個中立面線段的拉伸, 只能做到雙方向), 而用環狀排列會多出計算錯誤!
2. 電風扇葉的曲面葉片設計, 無法使用環狀排列, 只能使用組合件, 一個個葉片組合上去.
3. 曲面的設計, 使用雲行線缺少可以類似三點畫圓的參數可修改功能, 而限制條件過於複雜反而無法任意更動.
4. API 的說明及功能提供, 對於配合Excel VBA的計算與參數相互傳遞, 實在還缺少足夠的範例說明, 特別是在抓取 X,Y,Z, R, Delta X, Y, Z等等重要參數, 這些都是屬於高階應用.
  
最後, 我想說, 我可以使用Excel VBA來產生CNC 的加工程式, 但是如果能讓我運用Excel 進一步結合 SW, 對於CAE的計算和驗證, 才會有更大的幫助!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